第一百一十一章:身世(2 / 2)

眾侍衛得了命令一擁而上。

“我看你們誰敢!”冷言猛地竄過來,護在高伯生麵前。“誰敢傷我師父,便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

“冷言?”高伯生沒有想到冷言得知真相後依然會如此護他。

“師父,您曾說過吧,我和阿音是您這輩子的指望。您雖擄了我,卻也是真心待我和阿音,冷言心中早認定了您是我的父親。您不也說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論您是否欺騙與我,我都不後悔跟了您這許多年。”

“冷言!”皇上高聲斷喝:“你閃開!若他是冷家之人,那便是我李家的仇人。”

“仇人?”冷言冷冷的看向他:“大瓊建國百年來,我隻見李家對冷家肆意殘害,大瓊境內甚至沒有冷姓之人。說到底,李家奪了冷家的江山,該死的人應該是李家!”

“你放肆!”

“我不光放肆,我還要去掉高姓,從此以後光明正大的在大瓊的土地上姓冷!若是你不讚成,即刻就殺了我!”冷言眼神堅定,不肯退讓半分。

“你以為朕不敢?”皇上氣急,說話間便要拔劍。

“來啊!”高伯生大喝:“殺了冷言,剛害得自己的女兒客死異鄉,如今就要手刃親生兒子,天下當真有你這樣的父親?”

皇上聽聞此話,再沒有了剛才的氣勢,他拿著劍的手顫抖的幾乎握不住那把劍。

“你們走吧。”他終於妥協,揮手遣散了侍衛,扔掉手中長劍,那件‘當啷’一聲,聽起來尤為驚心。

“既然你肯放我們走,為了酬謝你,那我便做一回好人,告訴你個好消息。”冷言開口:“阿音她還沒有死,如今依舊關在北周太子府中。”

“真的嗎?”皇上猛然抬首,今天他接受了太多的震驚,幾乎不能承受。

“哼!”冷言冷笑一聲,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

他伸手攜了高伯生的手鄭重的站在議政殿的高台之上,低頭眸睨著階下眾臣。清冷的氣息波及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高傲的站在那裏,一如所有的皇子該有的氣勢:

“我以前陳冷氏唯一的血脈之名在此昭告天下:去原高姓,從今以後以冷姓存活於大瓊的土地之上,後世之人皆改為冷姓,誰若阻攔便是與我冷言為敵,今日死於殿上之人皆是你們的下場!”他的話擲地有聲,說完後,有的膽小大臣都差一點跪下。

冷言再不理會殿上任何人,拉著高伯生一步一步走下台階。所過之處,群臣避讓,恭敬至極。

天啟二十三年臘月,那是北周最冷的月份,肆虐的北風卷起地上的落雪,發出呼呼的聲響。大瓊在這樣的季節遣使頂風冒雪奔赴北周,願以荊楚境內五座城池換回蘭音姑娘。

大瓊的使節們沒有經曆過這樣的嚴寒,乍一來北周,隻覺得孤寂寒冷得無以複加,恨不得立時就折返。與此同時,宣帝還發出了在大瓊境內遍尋淑貴妃的下落密令。原因是,宣帝在經曆了蘭音和冷言這兩件事後,總以為奇跡會一直發生,便斷定淑貴妃還沒有死。於是找人掘開了貴妃陵,誰知棺內果真空無一物。他便當真以為貴妃尚在人間,派了大批人員四處尋覓,畫像幾乎遍布整個大瓊。

不日,派往北周的使臣傳來消息,稱與北周未能達成共識。奏報中寫道:“北周太子慕辰,為人傲慢無禮,臣等帶著誠意而來,願以五座城池迎蘭音姑娘歸國。北周太子卻隨手指向鄴城,說若想換回蘭音姑娘,北周隻要這一座城池便可。這分明就代表他要侵占大瓊之野心,臣等憤然,特將此事報知陛下。”

通篇奏報中寫滿了使節們在北周受到的冷遇與辛酸,就差沒直接說,我們呆不下去了,快點讓我們回去吧。

此次事件在兩國傳播開來,蘭音姑娘傾國傾城之名震驚天下。傳聞中,大瓊蘭音姑娘擁有傾世之顏,能夠死而複生,是世間難得的奇女子,這才引得兩國互相爭搶。而茶樓裏的說書先生們更是將蘭音姑娘短暫而多彩的一生編排的神乎其神。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故事的版本雖各有不同,卻也是殊途同歸。都道是這蘭音姑娘空有絕世容顏,卻紅顏命薄,命途多舛。更有遊方道人卜卦算命,稱她命格異數,注定被帝王所纏,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縱然死裏逃生,亦會禍及親近之人。實為不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