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這艘考察船自離港後就連一份電報也沒發回過。派出去尋找的人員陸續回來,他們報告說,除了一座新的火山重又噴發以外,其他什麼也沒有發現。

不久,日本海事當局正式宣布:“海陽5丸”失蹤了。在此之前,政府曾派出大批飛機和船隻四處搜尋,最後都毫無線索。最重要的收獲便是在新發現的那座火山附近海麵上找到的一些碎木塊。除此之外,人們連一隻浮筒、一條橡皮艇、一具屍體也沒看見。這次災難使日本科學界蒙受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而災難本身就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色彩。人們在問:為什麼沒有收到“海陽5丸”的任何電文?為什麼它不在最危險的時刻發出呼救信號?即使海底火山噴發再凶,也總該在附近海麵發現屍體吧?為什麼沒有呢?更加令人驚愕的是,這艘裝有幾十噸汽油的考察船,竟然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油跡!

1969年1月5日,日本54000噸的礦砂船“博利瓦丸”在該海域被折成兩截,31名船員中隻有2人獲救;1970年1月5日,利比裏亞萬噸級油輪“索菲亞”號斷成兩截沉沒,接著,另一艘萬噸級油輪“安東尼奧斯·狄馬迪斯”號在2月6日沉沒了,兩艘船上共有16名船員失蹤或死亡;2月9日,一艘6萬噸級的礦砂船“加利福尼亞丸”在“魔鬼海”又沉沒;1980年底,一艘由美國洛杉磯駛往中國的南斯拉夫貨輪“多瑙河”號在“魔鬼海”遇到險情後突然失蹤了。

據日本報界報道,從1949~1954年,先後有9條船在“魔鬼海”失蹤,其中除兩條船失蹤後找到一碎片外,其餘7條船則什麼痕跡也沒有留下。1973年日本海岸警衛隊發表了“白皮書”,聲稱從1968~1973年間,在日本海失蹤的漁船有數百艘。

1957年4月19日,日本輪船“吉川丸”沿“龍三角”航線由南太平關駛向歸國途中,船長和水手們突然清楚地看到“兩個閃著銀光、沒有機翼、直徑10多米長、呈圓盤形的金屬飛行物從天而降,一下子鑽入了離輪船不遠的水中,隨後海麵上掀起了奔騰的湧浪。

1981年1月2日下午5點47分,希臘貨輪“安提帕洛斯”號在“魔鬼海”突然失蹤。科學家們發現,在“魔鬼海”附近失蹤的船舶有的竟連無線電呼救信號也來不及發出;有的雖發出了“SOS”信號,但是當救助飛機趕到時,巨輪早已無影無蹤,在海麵上僅留下漂浮物和浮油。

1981年4月17日,“多喜丸”航行在日本東海岸外海。忽然間,一個閃出藍光的圓盤狀物體從海中冒出來,掀起一陣大浪,差點把“多喜丸”打翻。它在空中盤旋著,速度極快,無法看清它的外表細節,直徑約在200米左右。在它出現時,船上無線電失靈,船上儀表的指針也亂作一團,瘋狂地快速旋轉。後來,它重新飛回海中,又造成大浪,把“多喜丸”的外殼打壞了。船長臼田計算了一下時間,來自海中的發光飛行物從出現至隱沒共約15分鍾;然而就在它鑽回水下後,船長發現船上的時鍾奇異地慢了15分鍾。

“魔鬼海”沉船的奧秘究竟在什麼地方?據海洋氣象學家觀察,北太平洋冬季的風浪是很大的,但對於萬噸特別是幾萬噸以上的巨輪來說,這些風浪實實在在無法將其掀翻或折斷。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魔鬼海”附近的風浪與北太平洋其他海域的風浪不太一樣。在“魔鬼海”,常常會看到能掀起高達20~30米、金字塔形的“三角波”。

“三角波”就是巨輪沉沒的罪魁!可“三角波”又來源於何因呢?海洋科學家們做出了很多猜測,但由於人類還未能獲得有關“魔鬼海”的第一手資料,因此,也僅僅是猜測而已。

其一:野島崎以東海底是火山和地震活躍的地帶,當海底火山噴發或海底地震爆發時,將形成巨大的惡浪,這巨大的惡浪就是人們見到的“三角波”。

其二:“魔鬼海”處於從各方來的海浪的交彙處,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來自不同方向的波浪和湧浪在此處疊加成奇峰異波。

其三:“魔鬼海”是世界著名的暖流——黑潮所流經的海域,水溫較高,而從西伯利亞吹來的空氣的前鋒也正好到達這一地帶。每到冬季,這裏的水溫和氣溫相關,常在20°C以上,因而海麵上空經常產生上升氣流,低氣壓的寒冷鋒麵過後,往往造成風向的突然改變,從而導致海麵產生“三角波”。

三種猜想,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為了揭示“魔鬼海”之謎,保證北太平洋冬季航行的安全,日本已決定在“魔鬼海”上建立自動觀測海洋浮標,記錄大洋波浪、氣壓、風力、海流等數據。此外日本還決定派出海洋調查船,對“魔鬼海”海底地形、海洋氣象、海洋環境作全麵調查,從根本上解開“魔鬼海”興風作浪、沉船覆舟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