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斯托克湖是目前已知的被覆蓋在南極洲龐大冰蓋下的150個冰下湖中的一個,但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淡水湖,科學家對它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希望從它身上發現一些南極未知生命的秘密。南極東部這塊世界最大的冰層產生的巨大壓力使沃斯托克湖免遭凍結。據猜測,僅是巨大冰層底部的湖表麵幾英尺的地方被凍結,冰蓋下這層冰被稱為積冰。厚厚的冰蓋讓日光無法射進湖中,因此湖中的任何生命要想在這個漆黑的世界中生存,必須借助一係列化學能量。

科學家認為,湖底排放的地熱可能為湖裏的微生物提供了熱能。但是沒有來自湖中的直接樣本,這些都隻是一種猜測。說來也巧,這口湖就靜靜的躺在俄羅斯科考站的所在地沃斯托克。這座科考基地是在冷戰期間建立的,在它建立很久後前蘇聯科學家才意識到這口湖的存在。湊巧的是沃斯托克科考站也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冬天的溫度可降至零下80攝氏度。

有望明年鑽透積冰很多年以前,俄羅斯科學家就開始利用一種可造成汙染的方法鑽穿湖上的冰層,這些方法包括向鑽孔中填充煤油以防止它再次凍結(煤油的凝結點比水低)。8年前,這些科學家鑽到離液態水還差幾米的地方,在鑽頭碰到冰層下的積冰時,他們終止了鑽孔活動。

他們的行為可以理解,因為他們和其他南極科學家都擔心鑽孔過程中的煤油和和任何來自未經消毒的鑽孔設備的細菌都有可能汙染這個大湖。對積冰樣本的分析顯示,它反映出微生物生命存在的跡象。但這些發現還未被證實。在8年的間歇後,去年來自俄羅斯和法國的一支科考隊再次利用一種不同的方法——用消過毒的“液體緩衝器”鑽孔,這種液體比煤油更重,這種方法的設計目的是使這種液體沉到鑽孔底部,防止汙染湖水。

科學家希望在明年鑽透最後幾英尺積冰,從表麵取出固態樣本,對微生物生命進行測驗。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計劃,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這項工作感到滿意。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科學家柯南·埃利斯·埃文斯說:“在南極工作要遵循的第一條原則是這項工作是否會給南極洲的任何事物帶來破壞,目前這項工作就會。他們說他們的方法將不會汙染這口湖,但這是任何一項工作都妄想實現的目標。”

然而,還有另一個原因可以說明有關這個鑽探計劃為什麼不是一個好主意。對沃斯托克湖提出的基本假設是它已經與其他生物圈隔離了數百萬年。假如這樣的話,在以前的一段很長時期內這個湖中的任何生命都在一個比其他已知微生物所處的更孤立的環境中慢慢進化。但英國科學家在去年發現,南極洲的地下湖並不是孤立的,它們通過江河網絡彼此連接,因此可能與其他生物圈有聯係。人們除了對是否這口湖中的生命是在孤立環境中進化存在疑問外,他們還不得不對是否會因為一口湖的災禍而使整個水域網絡受到汙染問題予以考慮。

湖與湖之間有河流連接由倫敦大學學院的鄧肯·溫漢姆博士領導的一個科研組發現,在南極的像泰晤士河一般大的地下河可能有好幾百英裏長,它們在這些冰層下從一個湖流向另一個湖。他說:“以前認為在冰下運動的水的流速非常慢,但是這個最新數據顯示,這些冰層下的大湖常常會像香檳酒瓶塞噴出一樣快速奔流。噴湧而出的水會流向很遠的地方。”

這個英國科研組包括來自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極地觀測和模型中心的研究員,他們在觀測中發現南極洲地下河地區的冰層表麵下沉,其他地方的冰層隆起。這種變化顯然是由冰層下麵巨大體積的水流在突然和急速的運動時造成的。溫漢姆博士解釋說:“這些湖就像繩子上的一串珠子,這裏的湖都是由一根線連著的珠子。通常,這一串湖間的流動很緩慢。然而,如果其中一口湖所承受的壓力超過限度,洶湧的洪水就會突然注入這條線上的另一口湖中。一旦這根‘鎖鏈’開始流動,它上麵的冰層就會很快被溶掉,這將是個無法控製的局麵。是否緊接著會在這條線上發生連鎖反應,或者是否不久後這些湖會從這裏消失也是一個我們至今還不知道答案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這一新發現也引出了一些新問題,如利用無法保證無菌的設備鑽穿沃斯托克湖。像溫漢姆博士所說:“這種作法可能會引入新的微生物。我們的數據顯示,任何汙染都不隻局限在一口湖中,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延伸到整個江河網絡中。我們曾經隻將這些湖看作孤立的生物學實驗室,現在我們必須重新考慮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