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勞動者不能一天到晚一直高效率地進行同一種工作。大腦累了以後就會變得不靈活、不清醒,而腦力產出自然也就不再那麼堅強有力了。
有些人常在空閑時候大量閱讀閑書。很多著名的思想家都知道大腦活動的暫停並不代表大腦就在休息。很多經常思考的人後來都學會了要在自己的興趣減少,或覺得疲憊時讓大腦的某一機能暫時休息,換而使用另外一個機能。通過這樣的方法,這些思想家們所取得的成就讓世界為之震驚。不過,這些都隻不過是思考技巧的問題,在運用大腦的過程中要善於轉換機能,使得各種機能都有機會休息,有機會得到健康的鍛煉,以保證各個部分都能正常高效地工作。任何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如果持續地使用大腦的某一個機能,最終肯定都會吃苦頭。沒有任何一組大腦細胞可以釋放出比它們內部原本儲存的力量更多的腦力。大腦累了就必須休息,否則可能會引起神經衰竭、腦膜炎甚至大腦軟化等各種疾病。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英國前首相格萊斯頓要是體質虛弱、體力不佳的話,還能取得什麼成就呢?這位前英國首相在科孚用希臘語發表演講,在佛羅倫薩用的是意大利語。不久之後他可能得去德國和俾斯麥用德語談判,或者去巴黎用流利的法語演講,或者用英語在議會上連續辯論幾個小時。很多家族成功的原因應當歸功於他們一代代遺傳下來的健壯基因。
我們應該避免一切會使人身心衰弱、麻痹或是受到損害的職業。生產廠家們出於利益驅使,很少考慮被雇用工人們的權益,他們關心的隻是工人們生產出來的產品;手表廠的老板不在乎工人們是否將一生的健康都耗費在一個小釘或一顆小螺絲釘上;他們不會注意對身體有害的職業,也不關心磷、灰塵、砷等物質對健康的危害,更不在乎工人是否因為工作而落下殘疾或是縮短壽命。
其實強迫雇用工人工作這種行為本身就會減小他們的士氣,至少沒有增強他們的戰鬥力,其效果不僅對廠家毫無用處,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如果我們讓畫家用褪色的顏料作畫,給建築師提供疏鬆的石頭,讓建築商們用不好的原料蓋房子,那我們就相當於逼迫雕塑大師米開朗琪羅在雪堆裏雕刻一樣,不會有任何成果。”
羅斯金評價說,現代社會中,人們總是強迫別人將自己的才華貢獻到容易消失的、不持久的藝術中去,就好像逼別人把才華扔到篝火裏燒掉,他便取得莫大的勝利一樣。你強迫別人做的事情真的對你自己和社會有益嗎?假設你想雇個女裁縫為你的舞會禮服做幾道漂亮的花邊,可這花邊隻為你自己而做,並且你僅僅在這一次舞會上會穿這件禮服,這種花錢的方法真是太得不償失了,因為你沒把錢用在刀刃上。千萬不要將自己的貪婪和慈善混為一談,不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施舍者,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用來買好衣服的錢實際上是施舍給窮人了。想想你從豪華的四輪馬車上下來時旁邊站著的那些瑟瑟發抖的窮人吧。你的那些好衣服並不代表著你施舍給窮人們那麼多,而代表著你剝削了他們那麼多。
要選擇一個幹淨的、有益的、體麵的工作。如果你選的工作有哪點不符合這個標準的話就應該立刻辭職,因為一旦你熟悉了那份工作,你反而會覺得它不錯,那時候再想放棄就晚了。應該選擇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工作,有些工作很糟糕,即使讓皮爾龐特·摩根來做都無法扭轉乾坤,要選擇對你自身發展和提升有幫助的職業。也許你能賺的錢不多,但是作為一個人,你的價值也許能得到更好的體現;畢竟人性比金錢、名利、職位都重要。如果可能的話一定要盡量避免在狹窄職位或是在夜間、周末都要加班的工作。不要用“這樣的工作總得有人幹吧”來說服自己。誰願意做誰做吧,你自己就別逞強了。拋開對與錯不論,一周工作7天,或者在晚上該睡覺的時候加班,白天該工作的時候你又在睡覺,這樣最起碼也有損於健康呀。
很多人為了錢寧願在瑣碎狹隘的工作上浪費自己的青春,限製自己的才智,消磨自己的意誌,最終放棄自己原有的追求。
朗費羅曾經說過:“研究你自己,要清楚大自然當初造出你來是為了讓你在某一方麵有所建樹。”
馬修博士說:“人生失敗的最常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入錯行。”我們通常都是在不斷的失敗中,發現自己到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排除法是我們獲得正確結論的唯一途徑。
很多人都隻因認為法律、醫學和神學等是高尚的職業,於是便選擇了它們,但是最終正是這些高尚的職業毀了他們的人生。這些人原本可以成為受人尊敬的農民或商人,因為他們並不擅長當律師、醫生和神父,在這些行當裏他們根本無法成功,他們被埋沒在這些高尚職業裏了。他們本以為這些體麵的職業會給他們帶來榮耀,但結果正好相反,這些職業卻使他們顯得更加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