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3 / 3)

上官婉兒:“娘娘,你覺得這裏麵有問題嗎?”

武則天:“現在還不能肯定,但揚州看來是真有麻煩了。”

上官婉兒:“娘娘,要不要派欽差去揚州?”

“不用了,我感覺,揚州如果出事,就是大事,一個欽差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說不定反而把腦袋掉在那裏。”武則天當機立斷,“敕令左玉鈴衛大將軍李孝逸火速趕到洛陽,我要見他。”

上官婉兒:“娘娘這是要準備用兵了?”

武則天:“揚州要是真反了,即刻派兵進剿,絕不能坐失良機。”

上官婉兒佩服:“娘娘這樣果敢,必能搶占先機,諒叛軍占不到什麼便宜。”

武則天:“哼,我倒要看看,這一次跳出來的究竟是哪幾個!”

揚州密室內,徐敬業按耐不住地興奮道:“陳敬之已經下在獄中,這揚州馬上就是我們的天下了。”

薛仲璋:“請魏大哥接著說,下一步我們怎麼做。”

魏思溫:“我還有一計,請我們的大詩人駱賓王代擬一份聖旨。”

駱賓王:“什麼聖旨?”

魏思溫:“命徐敬業為揚州司馬。”

駱賓王大笑:“哈哈,這個容易,讓徐大人來當揚州的父母官,我們的事就好辦了。”

徐敬業:“關鍵是趁這個機會,我們要把揚州的各級官員一網打盡,讓他們跟著我們一塊起事,有反對的,殺!”

駱賓王馬上拿起了筆:“行,我現在就寫。”

徐敬業:“還有,我們起事討伐武氏,就要有一篇檄文。這篇檄文非你這位大詩人莫屬。”

駱賓王喜不自勝:“寫一篇痛罵武氏的檄文,我駱賓王等了多少年了啊!”

徐敬業:“這篇討武檄文,要寫得聲如驚雷,動如潮浪,讓天下人知道這個坐鎮朝堂的女人她究竟想幹什麼!讓天下男子懂得男人的尊嚴,再不能匍匐在這個女人的石榴香裙之下了!”

駱賓王慨然:“我駱賓王雖然一生潦倒,但這一次,我要用這篇檄文傳遍天下,讓武氏遺臭萬年!”

“……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駱賓王寫到這裏,不由得意地捋起了胡須:“……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駱賓王躊躇滿誌,幾分得意:“哈哈,好文,妙文啊!我駱賓王的大名,可傳至千古矣!哈哈哈哈。”

駱賓王豪邁地把毛筆丟在一邊,徐敬業進來:“好了?”

駱賓王:“好了。”

徐敬業看著檄文,越看越滿意:“不愧是駱賓王之文啊,將令天下人敬佩!雷驚天地龍蛇醒……”

駱賓王:“且看洛陽風滿樓。……什麼時候發送全國?”

徐敬業:“揚州府衙已被我們占領了,現在就宣布起事,這篇檄文也馬上發往全國,今晚貼遍揚州的大街小巷!”

揚州府衙的院子內,徐敬業穿著盔甲,站在台階上。魏思溫、徐敬猷、薛仲璋、唐之奇、杜求仁等人站在他身邊,駱賓王也捧著一大遝《傳檄天下文》站在旁邊。

院子裏,站滿了各級官員。官員的後麵,還有一大群拿著武器的士兵。

徐敬業:“各位,我們都是大唐的忠臣啊,可現在大唐被武後給篡奪了,中宗皇帝被廢,睿宗皇帝繼位,但實際上被武後軟禁,武後是要讓大唐變成她武家的天下啊,大家答應嗎?”

有許多士兵和官員喊起來:“不答應,不答應!”但也有幾個官員很是吃驚,不知所措。

徐敬業:“本官宣布,今日在揚州起事,討伐武後,還我大唐江山!”

魏思溫大喊:“討伐武後,還我大唐江山!”

馬上有士兵官員大喊:“討伐武後,還我大唐江山!討伐武後,還我大唐江山!”

其中有些官員嚇壞了,大喊:“不不,你們這是謀反,謀反。我不幹,不幹。”有兩個官員戰戰兢兢地轉身開溜。徐敬業大喝:“站住!”這兩個人站住了,膽戰心驚地看著徐敬業。

徐敬業:“各位麵前隻有一條路,跟著本官討伐武後的留下,否則一律殺無赦!”那兩個想走的人嚇壞了,撲通跪下:“大人饒命啊!”

徐敬業又喝一聲:“把陳敬之押上來!”立刻有士兵把陳敬之押了上來。徐敬業:“我討伐大軍明日就要出發,今天先拿陳敬之的血來祭旗!你們都看好了!”徐敬業說著,把手一揮:“砍了!”一個士兵揮起刀,一刀砍下了陳敬之的腦袋。眾人都臉色肅然,那兩個跪在地上的人嚇得連連叩頭。

徐敬業:“有忠於武氏者,就是這個下場!”

那兩個想溜的人連忙站起來,哆哆嗦嗦地奔回到隊伍中去:“小的不敢,小的跟著大軍討伐武後……”

徐敬業大笑:“哈哈哈哈,好啊,現在我宣布,本官自任匡複上將、揚州大都督,任命唐之奇、杜求仁為左右長史,薛仲璋為司馬,魏思溫為軍師,駱賓王為記室,召集天下兵馬,討伐武後,匡複我大唐!”

駱賓王大喊:“討伐武後,匡複我大唐!”他手一揚,《傳檄天下文》飛揚起來,撒滿了天空。

揚州城內,一張張《傳檄天下文》在城牆上張貼起來。民眾湧來看文,議論紛紛。揚州城頭,飄揚著“徐”字大旗,武裝的民眾和士兵舉兵器歡呼。

驛道上,各地信差飛馬朝洛陽奔去——

武則天看著《傳檄天下文》,李旦立在一旁。

裴炎帶著幾個宰相到了:“臣等參見太後、皇上。”

武則天:“說吧。”

裴炎:“太後,不好了,徐敬業在揚州反了。”

武則天:“唔,慢慢說,翻不了天的。”

裴炎:“徐敬業自任匡複上將,三天內在揚州聚集了十萬兵馬,聲勢浩大啊!”

武則天:“徐敬業真行啊!不愧是將門之後!”

蘇良嗣:“貶他去柳州任刺史,他卻偷偷跑到揚州去了,而且還糾集了一批落魄之人,看來是早有圖謀啊。”

武則天:“這就是你們當宰相的失職了!一個領兵之人,讓他當什麼文官啦?沒仗打,他心裏不別扭嗎?”

裴炎:“這……太後,也是無奈之舉啊!”

武則天:“裴愛卿你無奈了?讓你裴炎去打仗,你心裏好受嗎?”

裴炎:“太後,當務之急,是怎麼把這場叛亂給平息下去。”

武則天擺擺手:“先別忙,上官大人,給大臣們念念駱賓王的《傳檄天下文》吧。”

裴炎:“臣啟奏皇上、娘娘,大家都讀過了,一派胡言,不值一讀。”

武則天:“裴炎,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念,全文念。”

上官婉兒走到台中間,攤開檄文,念:“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武則天平靜地聽著。

上官婉兒念:“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裴炎叫起來:“停,停,駱賓王這是在汙蔑娘娘啊!”

武則天:“我樂意聽,哈哈,婉兒,接著念。”

大臣們目瞪口呆。上官婉兒接著念:“……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糜窮;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武則天離座:“聽聽,一篇多好的檄文啊!詞雙句麗,鏗鏘有力,文辭極美,你們寫得出來嗎?”眾大臣全都不安地低下頭去。武則天一笑:“婉兒,念下去。”

上官婉兒念:“……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鹹使之聞。……駱賓王《傳檄天下文》。……念完了,太後。”

武則天踱步:“檄文寫成這樣了,才稱得上‘震雷始於曜電,出師先乎其聲’。你們寫得出來嗎?你裴炎寫得出來嗎?”裴炎一臉的懊惱。武則天:“駱賓王,是天下第一才子呀!我都想見見他呢!可是,今日要問的,你們三省和吏部,是怎麼求賢若渴,唯賢是舉的?”大臣們靜靜地聽著,都被震懾住了。

裴炎:“太後娘娘,現在當議怎麼進行揚州平叛啊!揚州烽火,已燒到各地,軍情緊急啊。”

武則天:“不著急,我還是想說說駱賓王。”裴炎麵露尷尬。武則天:“一個在唐初,就是一個出名的大詩人,號稱‘初唐四傑’,一直沒有做過像樣的官。真如他詩中所說的,‘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一個文弱書生,還上過邊關打仗去了。好不容易做到京官,侍禦史,第二年就被人誣陷下獄了!大赦了,趕到台州做一個小小的臨海縣丞。朝廷不給他官做的時候,他自己種地種糧種瓜。到了‘糟糠不贍,審算無資’,連妻子和老母親都養不活了!他駱賓王不反,誰反?他反得有理!”

群臣都傻眼了。武則天繼續說著:“如此才華竟然未得重用,以致淪落為賊,豈不是你們宰相之過嗎?”眾人都鴉雀無聲。裴炎既害怕又忌恨。武則天:“朝廷撥些銅錢,把駱賓王的詩結集印出來。他要把《傳檄天下文》移檄州郡,鹹使知聞;我要把他的詩集也移至州郡,鹹使知聞。你們說好不好啊?”

大臣們:“太後聖明!太後聖明!”

武則天:“說說吧,揚州除了徐敬業,還有誰跟著起哄啊?”

裴炎:“據臣所知,叛軍中還有徐敬業之弟徐敬猷,左右長史唐之奇、杜求仁,軍師魏思溫……”

武則天:“這杜求仁不是左禦林軍首領、大將軍程務挺的好友嗎?”

程務挺一驚:“是。”

武則天:“駱賓王也是你的好友是不是?”

程務挺慌了:“是。”

武則天:“那朝廷不能調你的禦林軍出征了。”

程務挺:“是。”

武則天:“還有呢?”

裴炎:“還有司馬薛仲璋……”

武則天:“薛仲璋?就是那個監察禦史?你裴愛卿的——”

裴炎戰戰兢兢:“是是,他是臣的外甥。”

武則天:“看看,連宰相的外甥都起兵反了。叛軍與朝廷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啊!”

裴炎忍住驚恐和憤怒:“那太後的意思是……”

武則天:“即刻調集兵馬,剿滅叛亂。”

裴炎:“可眼下缺的就是兵馬,還有,統兵的將領也沒幾個啊……”

武則天胸有成竹:“其實,我早就得到揚州將要叛亂的消息,也做了安排,左玉鈴衛大將軍李孝逸已經在路上了……”

武則天話音未落,阿寶跑進來,大喊:“娘娘,娘娘,左玉鈴衛大將軍李孝逸到了。”

武則天大喜:“好啊,傳左玉鈴衛大將軍李孝逸進殿!”

一道道傳呼:“傳左玉鈴衛大將軍李孝逸進殿——傳左玉鈴衛大將軍李孝逸進殿——”

李孝逸威風凜凜的進殿來:“臣李孝逸參見太後娘娘、皇上。”

李旦心裏似乎踏實些了,朝李孝逸點點頭:“李將軍來得好。”

武則天:“李愛卿平身。”

李孝逸:“謝太後隆恩。”

武則天:“裴愛卿,各位大臣,現在你們還擔心無人領軍嗎?”

裴炎見武則天早有安排,不免有些心驚:“太後聖明,原來早就安排好了。”

武則天豪氣道:“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揚州一處叛亂,叛軍不過數萬人,用得著驚慌嗎?我看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亂啊!”

裴炎等人都不敢吭聲了,紛紛垂下頭去。

武則天:“李將軍。”

李孝逸:“臣在。”

武則天:“我和皇上命你為揚州道大總管,即刻調集兵馬,進剿揚州的叛軍,你看如何?”

李孝逸:“臣遵旨。”

武則天掃視了一下眾大臣:“征剿大軍需要監軍,列位愛卿哪個願意去啊?”

禦史魏元忠挺身而出:“太後娘娘,臣願往。”

武則天大喜:“好啊,我素來聽聞魏元忠魏愛卿文武雙全,這一次是派上用場了,我和皇上期待你們平定叛亂,為朝廷建功立業。”

李孝逸和魏元忠大聲道:“臣領旨!”

武則天:“給我記住了,剿滅叛軍,給我留一個人。”

李孝逸:“誰?”

武則天:“我要一個活著的駱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