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的嘴卻不懶,她愛說話。阿芳把小張追問鑰匙的事告訴了母親。阿芳的母親趕緊對丈夫說:“老頭子,你快點把鑰匙還給小張。萬一他家裏丟了什麼東西,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阿芳的父親生氣地說:“我要他的鑰匙,是為了送米給他的時候方便進門,誰偷他的東西啦?”老人種有幾畝田,常常送米給女婿。
阿芳的父親終於把鑰匙還給了小張。從此以後,他不再送米給女婿了。阿芳的父親心中憤憤不平,一見到熟人就把他送米給女婿反而被女婿當做賊的事講一遍,講完後,總是歎氣說:“唉,我真是瞎了眼,把女兒嫁給這麼缺德的人。”
不久,阿芳父親的話傳到了小張的耳朵裏,他氣呼呼地質問嶽父:“你怎麼罵我缺德?”阿芳的父親說:“你就是缺德。我當初讓阿芳嫁給你真是瞎了眼。”小張說:
“嫁錯可以離婚嘛!”阿芳的父親說:“離就離!”
阿芳卻不想離婚,她拉住小張的衣袖說:“如果你改正,我願意跟你過一輩子。你快向老爸認個錯吧。”小張說:“你們把汙水潑在我身上,還要我認錯,豈有此理?”
阿芳生氣地說:“你不要抵賴了,現在誰不知道你把我父親當做賊?”小張說:“算了算了,我怕你,我走。”
離了婚後,小張和阿芳才想:到底為什麼離婚呢?好像隻為一把鑰匙,又好像為了很多。
婚姻是需要雙方來維護,彼此信任與坦誠,深入地溝通才能持久,不能因一段小小的誤解而斷送美滿的婚姻前程。
心靈處方:
無論是勿忙地結婚,還是勿忙地離婚,都隻會慢慢地後悔。
一捧沙
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親提了一個問題:
“媽媽,婚後我該怎樣把握愛情呢?”
母親聽了女兒的問話,溫情地笑了笑,然後慢慢地蹲下,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兒麵前。
女孩發現那捧沙子在母親的於裏,圓圓滿滿的,沒有一點流失,沒有一點撒落。
接著母親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瀉落下來。待母親再把手張開時,原來那捧沙子已所剩無幾,其團團圓圓的形狀也早已被壓得扁扁的,毫無美感可言。
女孩望著母親手中的沙子,領悟地點點頭。
心靈處方:
愛情無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愛情,反而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則,失去彼此之間應該保持的寬容和諒解,真正的愛情是風雨同舟,互相勉勵。
學會低頭
一次,一位氣宇軒昂的年輕人,昂首挺胸,邁著大步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不料,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門。恰巧,這時那位前輩前來迎接他,見之,笑笑說:“很疼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獲。”年輕人不解,疑惑地望著他。
“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生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
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老人平靜地闡發著他的睿智。
這位年輕人,就是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
據說,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獲,並把它作為人生的生活準則去遵守,因此受益終生。後來,他成為功勳卓越的一代偉人。
由此想到,人生要曆經千門萬坎,洞開的大門並不完全適合我們的軀體,有時甚至還有人為的障礙,我們可能要不停地碰壁,或伏地而行。若一味地講“骨氣”,到頭來,不但被拒之門外,而且還會被撞得頭破血流。學會低頭,該低頭時就低頭,巧妙地穿過人生荊棘。它既是人生進步的一種策略和智慧,也是人生立身處世不可缺少的風度和修養。
蘇東坡在《留侯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天下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去甚遠也,這也算得上是對學會低頭的另一種注解吧。
心靈處方:
學會低頭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處世哲學,更是一種智慧,足以讓你在生活的方方麵麵如魚得水。
泥濘留痕
鑒真和尚剛剛剃度遁入空門時,寺裏的住持讓他做了寺裏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鑒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鑒真的房門,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芒鞋。住持叫醒鑒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芒鞋做什麼?”
鑒真打了個哈欠說:“別人一年一雙芒鞋都穿不破,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該為廟裏節省些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