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平凡世界學會經營人生(6)(2 / 3)

我突然有一種驚惶,更感到一種慚愧。我發現我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我在向一個不需要施舍的人施舍,我忽略了一個看重尊嚴的人的尊嚴。憑心而論,命運對這父子倆真是太不公平了。但我發現父親卻是清醒的,而生命的大悲大痛正源於這種清醒。

我曾經以為,苦難是一種酸性物質,它能一點點腐蝕人的自尊,毀掉人的生命力,但現在,我看見了在同一時空裏,在我的周圍,有這樣的人:他們本是命運的棄兒,他們對人世本可以厭棄,可他們依然默默無言地生存著,並在這默默無言中讓那些自認為可以俯視他們的人感到另一種光芒:刺眼的光芒。

心靈處方:

苦難並非是一種酸性物質,有時它倒是一種強心劑,使人在其中更加振作,更加清醒。困苦與不幸對生活的強者是一種財富。

共同的秘密

礦工下井刨煤時,一鎬刨在啞炮上。啞炮響了,礦工當場被炸死。因為礦工是臨時工,所以礦上隻發放了一筆撫恤金,不再過問礦工妻子和兒子以後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喪夫之痛後是來自生活上的壓力。她無一技之長,隻好收拾行裝準備回到那個閉塞的小山村去。

那時礦工的隊長找到了她,告訴她說礦工們都不愛吃礦上食堂做的早飯,建議她在礦上支攤兒,賣點早點,一定可以維持生計。礦工妻子想了一想,便點頭答應了。於是一輛平板車往礦上一支,餛飩攤兒就開張了。8毛錢一碗的餛飩熱氣騰騰,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12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吃餛飩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而最少時從未少過12個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時間一長,許多礦工妻子都發現自己的丈夫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下井之前必須吃上一碗餛飩。妻子們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蹤、質問等種種方法來探求究竟,結果均一無所獲。直到有一天,隊長刨煤時被啞炮炸成重傷。

彌留之際,他對妻子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餛飩。這是我們隊12個兄弟的約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們不幫誰幫。”從此以後每天的早晨,在眾多吃餛飩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惟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12個人。

時光飛逝之間,當年礦工的兒子長大成人。而他飽經苦難的母親兩鬢斑白,卻依然用真誠的微笑麵對著每一個前來吃餛飩的人。那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與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來光臨餛飩攤兒的人,盡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個人。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12顆金燦燦的愛心。

心靈處方:

有一種承諾可以抵達永遠,而用全心塑造的承諾,穿越塵世間最昂貴的時光,12個共同的秘密其實隻有一個秘密:愛可以永恒。

找準方向

1946年的秋天,26歲的汪曾祺從西南聯大肆業後,隻身來到上海,打算單槍匹馬闖天下。在一間簡陋的旅館住下後,他就開始四處找工作。工作顯然不好找,他便每天在胳肢窩裏夾本外國小說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條石凳,點燃一支煙,有滋有味地吸著,同時,打開夾了一路的書,細心閱讀起來。有時書讀得上癮了,幹脆把找工作的事拋到一邊,一顆心徹底跳入文字裏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