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溫克的名字,以及第12集團軍這個番號,希特勒本來黯淡的雙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他馬上就與眾人一起商量如何讓溫克的部隊拯救柏林的計劃。凱特爾被命令協調第12集團軍,與第9集團軍退入柏林的餘部,共同合作實施拯救柏林的行動。
凱特爾表示他要立刻動身前往溫克的司令部,敦促第12集團軍援救柏林,但希特勒卻堅持請他吃一頓便飯,然後才放他走。約德爾在吃過飯之後,前往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設在波茨坦北部克蘭尼茨的新基地。
溫克的第12集團軍可能拯救柏林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多少令希特勒稍稍高興了一下,但是,凱特爾走後沒多久,德國元首不知為何又沮喪起來。他對貼身人員說,希望已經沒有了。
當有人指著腓特烈二世的畫像問他,是否仍相信會有“七年戰爭”中那樣的曆史奇跡出現時,德國元首疲倦地搖搖頭,他說:“陸軍出賣了我,我的將領都是飯桶,他們不再執行我的命令。一切都完了。國家社會主義也已經死亡,永遠不會東山再起!也許在100年後會出現類似的思想,其勢有如宗教一樣,在全世界傳播,但是德國卻失敗了。說真的,德國還未完全做好準備,也不夠強大,還接受不了我給它定下的使命。”
希特勒在4月22日這一天的大發雷霆,以及他隨後做出的留守柏林,並隨時準備自殺的決定引起了巨大反響。
在柏林西北部霍亨裏亨主持工作的希姆萊,從黨衛軍派駐德國總理府的聯絡官赫爾曼·飛哥萊茵那裏,得到了希特勒決定留守柏林並隨時自殺的消息,他對部下們大喊道:“在柏林的人全都瘋了,我現在該怎麼辦?”
希姆萊最重要的手下,黨衛軍辦公廳主任戈特洛勃·柏格爾說:“你需要馬上到柏林去。”
柏格爾是希特勒的忠實擁護者,他的意思是讓希姆萊到柏林去勸希特勒離開柏林,或者,如果希特勒執意不肯離開柏林,那麼希姆萊至少應該留在柏林,為希特勒殉葬。
但希姆萊顯然不願意去柏林等死,他早就在黨衛軍將軍瓦爾特·施倫堡的鼓動下,通過瑞典的福爾克·博納多特伯爵這個中間人,與西方盟國商洽西線德軍的投降事宜。黨衛軍總司令的如意算盤是,一旦希特勒死亡,他就立即代表德國向美英盟軍投降,然後他再組織新的政府,作為西方盟軍的反蘇先鋒在東線抵抗蘇軍。這樣的情況下,希姆萊自然不願意再回柏林,他這個時候反而更加希望希特勒馬上就自殺掉。
在第三帝國的大廈將傾之際,希姆萊這位希特勒非常看重的親信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其實納粹政權中的很多人都希望希特勒快點自殺,這樣他們就可以迅速展開與西方盟國的和平談判。他們認為隻要能夠馬上實現停火,可以拯救無數德國士兵和平民的生命,他們認為他們有義務這樣做,比如納粹德國空軍的參謀長科勒就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
4月22日晚上8點15分,科勒在柏林郊外的空軍司令部,接見德國空軍派駐德國總理府的聯絡官埃卡德·克裏斯蒂安。克裏斯蒂安結結巴巴地告訴科勒,希特勒決定以身殉國,並且下令焚毀文件。
科勒聽了克裏斯蒂安的話,大感震驚,他當即動身去見約德爾,想搞清楚22號這一天德國元首的地下避彈室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在柏林與波茨坦之間的克蘭尼茨見到了約德爾,約德爾把他與希特勒之間談話和盤托出,並著重強調說希特勒已經決定自殺,並且居然還破天荒地提到和平談判這件事,他說戈林主持這項工作最為合適,因為德國空軍司令很會和對方打交道。
德國空軍參謀長聽說希特勒居然同意戈林與西方談判時,他認為有責任立即把這個消息通知戈林,但由於敵軍有監聽站,用無線電通話說明情況有很大的風險,所以他決定親自乘飛機到慕尼黑去。
4月23日淩晨3點30分,科勒乘坐一架飛機飛往慕尼黑。中午時分,他抵達上薩爾茨堡,把來自德國總理府的新消息告知戈林。
科勒本以為戈林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萬分驚訝,可是,戈林事實上卻表現得異常鎮定。戈林早已了解到柏林總理府地堡內發生的事情,告訴他這些事情的人是希特勒的首席秘書鮑曼。
在科勒來到上薩爾茨堡之前,鮑曼給戈林發來一份密件。鮑曼在密件中通知戈林,德國元首患了精神崩潰症,已經不能視事,叫他接掌德國元首之位。戈林並不明白鮑曼這麼做到底有什麼目的,他在想,由他來接掌德國元首這個位子,到底是希特勒的本意、還是鮑曼的陰謀?也許希特勒的這個野心極大的秘書,是想用假傳聖旨的方法讓他戈林貿然行動,造成他想搶班奪權的假象,然後借希特勒的手,除掉他這個德國元首的法定繼承人,然後他自己再順理成章地接管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