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上,斯大林通過短波無線電話,與第1烏克蘭方麵軍司令員科涅夫通話,他把朱可夫的部隊進攻受阻的情況告訴科涅夫,他建議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一些坦克部隊在柏林南部打開一些突破口,以便朱可夫的坦克部隊前進。
科涅夫反對這個建議,他指出此舉純屬浪費時間,他建議讓他所部的坦克部隊直接去攻擊柏林南部地區,清除那裏的德軍部隊。
斯大林或許是覺得,朱可夫所部的推進速度,未必能夠趕得上科涅夫的部隊,所以他同意讓科涅夫派遣雷巴爾科的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和列柳申科的第4坦克集團軍,去進攻柏林南部的措森和波茨坦,而如果條件允許,斯大林甚至還同意科涅夫的部隊去攻占柏林。
當科涅夫聽聞斯大林允許他去攻打柏林時,他頗為心動,因為攻克敵軍首都必然會使他名垂青史,這是任何一個高級指揮官都渴望得到的殊榮,他急忙表示他一定會盡快突破的德軍防線,打到柏林去。
斯大林聽了科涅夫的保證,沒再多說什麼,掛斷電話。科涅夫馬上就把他的參謀人員召集起來開會,商議如何突破德軍的防線,爭取早日打到柏林去。
德軍在防守尼斯河防線第二道防禦地帶的戰鬥中失利以後,立即調整部署,試圖利用施普雷河這一天然屏障組織防線。為了達到將科涅夫的部隊阻止在施普雷河一線的目的,德國最高統帥部將該條河流以東,還可以調動的部隊都調到河的西岸去加強防守。
德軍全部後撤,使得科特布斯要塞和施普倫貝格要塞成為深陷蘇軍圍困之中的孤島,不過蘇軍雖然使出渾身解數,卻無法攻克上述兩個要塞。科涅夫見德軍的要塞在短時間內不能攻克,幹脆將之丟在一旁,圍而不攻,開始思考如何橫渡施普雷河,在德軍的防線上撕開一條大口子,以便蘇軍向德軍向縱深發展。
蘇軍為了向德軍防禦縱深發展,不得不又打一場渡河戰役,這一次蘇軍第1烏克蘭方麵軍需要強渡施普雷河。
德國統帥部為了守住柏林南方的戰線,阻擊蘇軍,又繼續向施普雷河西岸派遣更多預備隊。德軍的企圖是,依托科特布斯和施普倫貝格兩大要塞,將蘇軍拖在施普雷河東岸。
4月1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向科特布斯至施普倫貝格一線的第三防禦地帶,調去了1個預備兵團、步兵第275師、1個元首裝甲師和黨衛軍“弗倫斯貝格”第10裝甲師。除了這些部隊之外,傘兵第2摩托化師和第344步兵師,也開始到達施普倫貝格以西26公裏的曾夫滕貝格地區,第214步兵師也將部分兵力調到科特布斯附近地區。當這些德國部隊朝著施普雷前線移動之際,德國最高統帥部還打算派出一些部隊,攻擊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南翼,以截斷蘇軍的後勤補給線,限製蘇軍的攻勢。
同一天,第1烏克蘭方麵軍開始強渡施普雷河。該方麵軍第7機械化軍和第2步兵軍擔負渡河突擊任務。
蘇軍的進攻戰術並沒太大改變,成千上萬門火炮將各式炮彈狠狠地砸向德軍陣地,把一切暴露在地表的工事、武器和德軍官兵撕成碎片,空軍戰鬥機和轟炸機飛臨德軍陣地上空反複投彈,炮兵和航空兵發射的煙幕彈將德軍陣地置入雲山霧海之中,德軍士兵對河對岸的情況根本就看不清楚。
借著在強大火力和煙幕的掩護下,蘇軍突擊部隊沒費多大工夫就渡過施普雷河,並且建立起堅固的橋頭堡,緊隨突擊部隊之後的蘇軍工程兵,立即抓緊時間架設浮橋和舟橋。
待一座座浮橋和舟橋在施普雷河上架設完畢,蘇軍的後續主力部隊源源不斷地越過舟橋和浮橋,到達施普雷河西岸。到4月18日日落前,蘇軍已經在科特布斯以南建立起一個規模極大的橋頭堡。
4月19日早晨,蘇軍第3和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第13近衛集團軍全部渡過施普雷河,並在橋頭堡上建立起一個進攻的陣地。
蘇軍第1烏克蘭方麵軍的部隊隻要渡過施普雷河,在他們的進攻路線上,就再也沒有什麼較大的河流。科涅夫命令他麾下的第3和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朝著北麵進攻,目標是掃清柏林南部的德軍,其餘的部隊則向西麵和西南麵進攻,目標是突進至易北河,與早就等候在那裏的美軍會師。另外,科涅夫還預留下足夠多的部隊來保障補給線,隻有保障了後勤補給,才能保證蘇軍坦克衝到柏林城下和易北河邊。
科涅夫的部隊所進攻的區域,雖然布滿河流,但水位都很淺,而且河床底部都是沙地,沒有淤泥,坦克部隊行進時,完全可以涉水而過,不會陷入河床中。
蘇軍官兵普遍認為,唯一有可能給他們的行進帶來麻煩的,是茂密的森林,他們覺得在森林中開辟道路無疑會大大降低坦克部隊的行進速度。
事實上,等蘇軍的坦克部隊真正開入森林時,他們簡直是大開眼界,德國人在森林中修建寬闊的道路,這些道路四通八達,交通非常便利。
蘇軍士兵對德國的交通運輸感慨真是便利之後,就駕駛著他們的坦克,朝著易北河以及柏林南部衝殺過去。
朝著柏林南部推進的蘇軍第3和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遇到的阻力較大,而朝著易北河推進的蘇軍部隊,遇到的阻力就要小得多。這個情況顯然在科涅夫的意料之中,因為他知道德軍為了守衛他們的首都是一定會死戰不退的,不過他並不認為強弩之末的德軍還能有什麼作為,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派出炮兵、坦克、空軍和步兵部隊,將德軍所有的陣地都打得粉碎。
科涅夫非常希望能夠搶在朱可夫之前攻入柏林,所以他專心指揮部隊對柏林南部發起進攻,而向易北河突進的戰鬥,他雖然關注不多,但是在方向上顯然不會出現問題。
朝著柏林南麵進攻的蘇軍第1烏克蘭方麵軍部隊有兩支,一支是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這支部隊的目標是從南麵攻擊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所在地—措森;另外一支部隊是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第13近衛集團軍的兩個軍,這支部隊的目標,是盧肯瓦爾德和波茨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