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裏希命令第9集團軍的布賽將軍,去完成解救科斯琴的任務,布賽將軍接到命令後,指揮他的部隊發起進攻。
在布賽發動的這次攻勢中,德軍官兵的表現極為英勇,不過由於炮彈和其他武器的缺乏,德軍官兵付出巨大的傷亡,卻根本無法突破蘇軍的防線,科斯琴繼續被蘇軍團團圍困。
3月27日,希特勒在他的總理府展開例行軍事會議,會上他嚴厲批評布賽將軍指揮失當,在發動進攻時沒有發射足夠多的炮彈,以至於德軍無法解除科斯琴之圍。
古德裏安聞言,提醒希特勒說,並非是布賽本人不願意發射足夠多的炮彈,而是因為他的手裏實在是沒有足夠多的彈藥。
希特勒馬上丟下布賽不管,把矛頭轉向古德裏安,他怒問德國陸軍參謀長,為何不調撥足夠的彈藥給布賽。
古德裏安先是把他所收到的彈藥清單交給希特勒看,以顯示他的確是把全部財產都交給了布賽,接著他又強調說,德軍官兵雖然沒有完成任務,但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他們非常認真地執行了命令。
希特勒聽完古德裏安的話,默然無語,會議不歡而散。
3月28日,例行午間軍事會議中,希特勒又舊事重提,批評布賽不作為,沒有打好科斯琴解圍戰。古德裏安又站出來為布賽說話,雙方於是大吵起來。
吵著吵著,古德裏安幹脆又把撤出庫爾蘭德軍的問題提出來,他麵色不善地問希特勒:“元首是否要將困在庫爾蘭的部隊撤出來?”
希特勒大手一揮,厲聲喊道:“不撤!”
古德裏安出於憤怒,他徑直朝著希特勒走過去,看架勢似乎是想要跟德國元首打架。周圍的人見參謀長和希特勒有大打出手的可能,急忙把古德裏安拉出會議室。
希特勒對桀驁不馴的古德裏安很為不滿,他幹脆免除古德裏安的職務,讓克萊勃斯上將來接替德國陸軍總參謀長之職。
克萊勃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曾擔任德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助理武官,會講俄語,對蘇聯非常了解,人稱紅軍“專家”,由他來接任東線的指揮權似乎有點兒對症下藥的意味。
在做完一係列人事調整之後,德國為柏林戰役所做的準備基本完成。毫無疑問,德軍的防禦計劃是完全針對蘇軍的,在柏林的西麵雖然組建有溫克將軍指揮的第12集團軍群,但這個集團軍群對阻擋美英盟軍毫無興趣。
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德國人都在等待著美英盟軍開進柏林,而美英盟軍也的確在朝著柏林迅猛推進。
4月11日,美國第9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抵達易北河畔的馬格德堡,這個地方距離柏林僅僅有100公裏。由於德軍在柏林與馬格德堡之間幾乎處於不設防狀態,美國第9集團軍司令辛普森非常希望艾森豪威爾能夠準許他帶兵開進柏林,獲得覆滅德國法西斯的殊榮。
艾森豪威爾並未同意辛普森的請求,他嚴格遵守“雅爾塔協定”,嚴令辛普森不得發兵進攻柏林。辛普森接到命令很是不滿,不過他還是命令他部隊不去攻打近在咫尺的柏林。
4月12日,由於美軍出現在柏林—拿騷的公路上,德國最高統帥部匆匆下令炸毀該條公路兩旁最後的兩座軍火工廠。從此以後,德軍隻能利用他們手頭上現有的軍火來作戰。
這一天,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來到奧得河前線德國第9集團軍司令部做客,他此行的目的是給該集團軍的軍官們打氣。
戈培爾搬出“七年戰爭”中腓特烈二世所遇到的奇跡,來激勵德軍將領們,他表示隻要德軍堅持下去,把蘇軍擋在奧得河東岸,過不了多久,西方有可能會突然轉向,扶持德國去對付蘇聯。
第9集團軍司令布賽將軍對戈培爾的這一套說辭半點兒也不信,他此時考慮的僅僅是如何守住奧得河防線,讓美英盟軍來占領柏林,所以他對戈培爾保證說,蘇軍要想突破防線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會堅守這道防線,直到“英國人來踢我們的屁股為止”。
其他德軍軍官同樣也不相信戈培爾的說辭,有一個軍官極為刻薄地問戈培爾:“那麼這一次又是哪一位俄國女皇要死掉呢?”
戈培爾無言以對,他隻是回答說:“我不知道,但命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說完,他回到柏林。
12日夜,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戈培爾一回到辦公室就獲知這個消息,他欣喜若狂,認為轉折點真的到來了,他立刻就把這個消息告知希特勒。
據說,希特勒接到這個消息後,異常高興,他與戈培爾討論著杜魯門扶持納粹政府對抗蘇聯的可能性。當他們掛斷電話時,他們都認為戰爭就要結束了,德國即將成為西方的盟國,共同的敵人將是蘇聯。
希特勒的好心情未能延續多長時間,到了13日上午,他的心情迅速變差,美國總統的更迭沒有帶來任何變化,美軍仍然按兵不動,並沒有跟蘇軍交手的意思,這就意味著羅斯福的死並未改變他的處境,他最合理的結局應當是投降。
希特勒不願意投降,他打算繼續戰鬥下去,他還是在期盼著奇跡的出現,他打算留在柏林,死守納粹德國的“心髒”。
柏林戰役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