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讓兒子長大後第一個藐視的權威就是自己,嗬護著兒子的好奇與想象之外,鄭淵潔也把“身教”作為最重要的教育方式,甚至落實到生活中每一個與兒子相處的細節。
寫《童話大王》每月1日交稿,不然要罰很多錢,時間緊迫,為了不讓兒子有被忽略的感覺,鄭淵潔就讓鄭亞旗坐在自己身邊,自己寫一頁,就讓兒子編一個頁碼。“我當時每天必須寫出五十頁,可我寫不出來啊,他不識字,我就抄《紅樓夢》,是要讓他感覺到,他坐我身邊我寫得更多了。這種細節是不能疏忽的!”
“衡量一個人教育成不成功,就看受教育者對這門課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而不是看他考了多少分,上了什麼學校。”鄭淵潔談到。
“教育要讓孩子有尊嚴”
“教育要讓每個孩子在學校都有尊嚴,有尊嚴後他們就會愛這個世界,就會更有自信。”鄭淵潔所倡導的教育是有尊嚴,有愛的教育。
他談到自己曾在日本大使館邀請下考察日本教育。在一所小學,他收到一個日本小孩送的壽司,便想回贈手頭唯一的一本書給小孩。然而該小學的校長卻說,這麼多孩子在場,不應該隻送給一個孩子,並建議他把這本書送給全班同學。對此,鄭淵潔頗為受教。
教育需要給孩子尊嚴,需要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不是簡單的成績。教育過程中,鄭淵潔認為鼓勵尤為重要,而他因為寫作文受到讚賞最終走上了童話作家的道路。
對於孩子的尊重與鼓勵,鄭淵潔也總是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對自己的一雙兒女這樣,對外邊的孩子同樣如此。2008年4月,鄭淵潔到陝西省佳縣羊圈山村。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羊圈山村則是該縣最貧困的村莊。鄭淵潔給羊圈山村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作文課。往常,在北京皮皮魯講堂講課時,鄭淵潔會與通過抽簽方式產生的一位學生近距離交流5分鍾,並當著孩子們的麵寫一篇《鄭淵潔眼中的某某某》,讓孩子們通過大屏幕目睹鄭淵潔寫作的全過程。在羊圈山村希望小學,有個叫劉佩佩的8歲女孩坐到鄭淵潔身邊。不像往常,鄭淵潔為她寫作了一篇童話《紅棗女孩》。
4月10日,鄭淵潔將新童話《紅棗女孩》放在他的博客上,兩天之內點擊量達到68萬。劉佩佩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5月至7月,鄭淵潔帶領劉佩佩等11位來自全國最貧困地區的孩子,通過東方衛視《加油2008》曆時3個月的直播節目,為全國貧困地區的孩子募得5億元善款。
“其實人生競爭開始是競爭智商、情商、學曆、家庭,甚至顏值,但競爭到最後一個台階絕對是道德品質,如果道德品質上不去,就前功盡棄了。”鄭淵潔認為,教育一定要給孩子尊嚴,在道德情操上給予他們積極的熏陶與感染。
帶走童年,帶不走童心
今年6月15日,鄭淵潔迎來60大壽,在北戴河療養的父母趕回來給他過生日。當天,鄭淵潔給父母也烹製了鄭氏蔬菜飯,並在微博上幸福地曬合影。
“好像昨天剛過20歲生日。”鄭淵潔感慨道,似乎歲月帶走的隻是童年,卻不曾帶走童心,帶走熾熱的寫作熱情。38年來,他創作了兩千萬字作品,一個人將《童話大王》月刊寫了30年,其書刊總印數逾3億冊,影響了中國三代孩子。
“我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老愛走神,其實所有重大發現都是通過走神實現的。走神就是觸類旁通,就是聯想。走神把不搭界的事情想到了。”鄭淵潔幽默道,“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的靈感就是騎自行車,兩邊的東西往後走,這就是相對論最初的萌芽。牛頓發現蘋果掉下來,如果不走神他就吃了,因為走神,所有萬有引力就歸他了。”
因為胡思亂想,鄭淵潔遇到什麼事都有靈感,而他的父母也一直保留著他的好奇心。“其實我老會想不著調的事情,當我意識到這些事情能給我造成靈感我就順著一直走這麼幹。”看到廚房裏有三條魚,鄭淵潔認為那是龍王的女兒不能吃,於是便親自放生了。“家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我這是有精神病的潛質。”鄭淵潔笑道。
鄭淵潔說要留住孩子身上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胡思亂想才能從事創造性活動。“比爾蓋茨寫了一本書,關於怎麼培養孩子的,他出了中文版的讓我給他寫序。其中一句話印象最深刻,他說,你要是能把你的孩子好奇心留到40歲,就是難得的。”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