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端對話二:西部大開發與“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2 / 2)

其次,全麵小康必須以富民為先,以民生為重。周為民認為,在荔波爭取全麵小康的進程當中,需要貫徹富民目標,以生態經濟的發展形式讓老百姓富起來,不斷改善民生。

“一帶一路”是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本

清華大學金磚國家經濟智庫副秘書長馮興科認為,從我國內部而言,“一帶一路”相當於是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

在馮興科看來,“一帶一路”的出台和實施,讓西部成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有利於西部打破過去的舊的體係捆綁,完全推動建立開放型的經濟體係,有利於西部發揮自有優勢,尤其是和毗鄰國家的區位優勢,實現自身的發展,這樣不僅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東中西發展不平衡問題,也能解決社會、安全、政治等多方麵問題。

而關於西部大開發要如何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馮興科有三點建議。第一,以“絲路精神”為統領,放眼全球,解放思想。他舉例表示,貴州完全可以利用優勢特色的生態環境和多樣性、包容性的文化生態,聯合打造具有包容性的、互學互鑒的絲路精神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使“一帶一路”旅遊線路成為不同文明交流合作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第二,重視技術創新驅動,實現彎道超車。馮興科說,曆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都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西部地區如何“後發製人”,隻能依靠技術創新驅動,方能實現彎道超車。貴州近期就推出了“雲上貴州”行動,推動貴州建設雲基地和大數據中心,馮興科建議貴州在大數據基礎上,可探索“一帶一路”數據庫的建設。

第三,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引導”。馮興科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府和企業的定位要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多通過政府“引導”的角色,推動企業,特別是民企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體。

西部大開發為“一帶一路”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創新創業管理研究所所長杜躍平表示,全麵小康是一個前期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推進當中進入新常態,而在新常態的條件下,西部的發展和“一帶一路”為近期的全麵小康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所以,全麵小康問題在西部是特別緊迫的。

而另一方麵,三駕馬車要拉動消費,西部地區的消費潛力巨大。西部的進出口能力,西部開發的能力在“一帶一路”的建設當中不斷提升,對於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中高速的速度,保持結構的調整來實現全麵小康的目標能夠發出更大的貢獻、更大的作用。

杜躍平同樣認為“一帶一路”是西部大開發的循環,他還認為,西部大開發15年對“一帶一路”的推動和推進建立了比較良好的基礎。因為這15年的開發和西部經濟發展的方方麵麵,帶來了推進“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設施。反過來,“一帶一路”的推進對西部大開發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因為“一帶一路”的五通問題實際上就是促進西部開發進一步提升機會渠道的引擎和動力。

作為發言嘉賓中唯一的企業代表,貴州德萬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東華表示,為了順應荔波的機遇,他們在這裏投入了文化旅遊、養生、養老產業的開發,比如小七孔非常優美,但是深度旅遊還沒有配套,所以他們就在這裏打造一個深度度假養生養老的地方。在這個過程當中,貴州德萬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也在不斷論證關於荔波的項目應該如何做好,比如淡旺季的區分、企業社會責任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