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喜還說,彎道超車和跨越發展都是西部目前所具有的一些優勢。以前西部是資源優勢,但是一直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一帶一路”的戰略正好經過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是西進的關鍵,是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
西部經濟應圍繞“可持續”發展
西部經濟發展大機遇雖然顯現,但如何發展,是複製東部工業發展模式,還是探索新的發展之路?本場分論壇嘉賓眾口一詞:西部應因地製宜,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國已著力推動生態修複和環境保護,積極探索“分區管控、分級管理”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模式,合理確定西部省級地方排汙總量控製指標,對內蒙古、雲南、貴州、青海、新疆實施總量指標差別化政策。
北京大學社會責任研究所首席顧問孫繼榮說,新常態下我們所麵臨的問題是邊界發展方式的問題。過去幾十年來所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取得很大成功,但是他認為這個成功是有限的,原因在於消耗了大量的資源,給環境、生態帶來了嚴重的負麵影響,使生產效率低下、產能過剩,使整個國家的貧富差距過大。這些問題是擺在所有企業家、政府麵前現實的問題,認識這些問題的根本是發展問題,所有的發展都以質量為標準去規劃產業、規劃發展、規劃社區和地區未來的目標,這樣就抓住了最重要的問題。理解新常態最重要的是質量問題,不是重量、增量的問題。
荔波綠色發展思路獲各界認可
西部地區應依據各省自然條件、開發方式、發展程度等方麵的差異,製定西部產業關聯合作的方針,克服產業結構布局的局限性,在開放經濟的條件下,充分利用不同地區在自然資源、勞動力、資金方麵的比較優勢,因地製宜調整當地的產業比重以及主導產業的方向,建立區域間協調、符合各省特色優勢的合理的產業結構。應結合既有的優勢條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結構優化和競爭力提升的互動發展。加大政策、財政的扶持力度,著力營造良好的產業轉移承接環境,逐步解決產業轉移帶來的障礙和矛盾。應加強軟環境建設,盡快打造服務型政府,為轉入的產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秘書長李連明讚揚說,到了荔波之後,感覺這裏的空氣真是新鮮。荔波這個地方山明水秀、人傑地靈,他的想法就是盡量多保護好綠地,盡量讓水流暢通,盡量不要汙染,這樣荔波的明天會更美好。
孫繼榮也表示,從戰略高度上看西部經濟發展,必須在“一帶一路”的發展方向下、必須在中國西部戰略的方向下、必須在貴州省的規劃框架之下來研究荔波當地的發展,這是確定的目標所在。
孫繼榮說,荔波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荔波生態旅遊我非常讚同,因地製宜研究當地的發展方案,落實到永續發展,再去建立文化、生態的發展。使荔波在未來占領先優勢。”
論壇過程中,本次論壇的舉辦地荔波縣的縣委書記尹德俊介紹,去年到荔波旅遊的遊客達到了600多萬人次,今年的增長形勢是非常好,接待人次預計過千萬。
荔波美嘉環球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呂明三說,荔波是在同一緯度上唯一的一片綠洲,遊客可以在這裏呼吸最新鮮的空氣。“我們進行開發首先要保護綠色、保護這片森林,保護好了人家來才有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