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那遠去的火盆》是一篇以情動人的作品。寫作者聽到窗外呼嘯的寒風,想起兒時奶奶那紅紅的火盆。抒發了濃厚真切的思鄉懷舊之情。用親切、樸實、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幾個饞嘴頑皮的小孩子圍繞在慈祥的奶奶和熱烘烘的火盆旁邊聽故事邊爭搶烤熟的黃豆、玉米的風俗畫麵,讀者始終被一條真摯醇厚的思鄉情感貫穿粘連著。語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寫出了情味厚重、勾人心魄的意境。
劍弟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寫了不少遊記。印象深的應該是《接天蓮葉無窮碧》和《深宅大院的悲哀》等等。記遊寫景,形神兼備談何容易。看得出,劍弟努力追求“見人所共見之事、而言人所不能言”,在遊玩了聞名天下的西湖殘荷後,挖掘了名不見經傳的棗莊萬畝紅荷的獨到之處。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使我們看到了紅荷濕地的如畫美景,寫出了景物的層次和感受的層次,給人以親臨其境之感。最後提煉出微山湖的荷花因為見證了人世間的愛恨情仇,處處體現大氣、瀟灑、不屈、自然的特點。而《深宅大院的悲哀》在作者緩緩地敘述魏氏家族的顯赫宏大過程中,句句不離一個“深”字,起伏延伸,亦放亦收,嗅出了大院令人窒息的厚重保守的死沉氣息。文章最後的議論與題目遙相呼應,闡明了封閉意味著死亡的觀點,給人以思索,引人以共鳴。
另外,劍弟的《我的大學生活之男女同樓》《“班花”嫁給“洋鬼子”》和《故鄉軼事》寫得生動活潑、詼諧幽默;他的影評也相當到位;還有他在“鳳凰論壇”闡明的觀點,嬉戲中半真半假、亦莊亦諧,讓我會心一笑,頷首稱道。
坦率地說,劍弟的《倚劍走天下》還不十分精致。我希望他在刑事審判的業餘時間,多創作些抒情敘事性的散文,過幾年後出版專集,我會戴上老花鏡仔細地研究研究。
我從未有膽量、能力和興趣寫文學評論,抑或叫讀後感。此次完全出於對劍弟謙和的為人,樸實的文風,還有對他人生經曆的由衷地敬佩。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丁義軍給該書的題詞“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應該是凝練概括了劍弟的人生追求。
總之,讀其之作,所感頗多,記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