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恬淡幽雅的描寫, 醇厚真摯的抒發

——讀《倚劍走天下》記感

劍弟經過多年的耕耘,終於出版了他的《倚劍走天下》。

全書共分為“工作地帶”“縱論天下”“俠骨柔情”“往事回首”“足行四海”“鳳凰走筆”。涵蓋了他對天下大事的侃侃而論,世間人情的所感所悟,孩提往事的溫馨回顧,情景交融的詩意遊記,鳳凰論壇的難忘足跡。有刑事理論案例分析,有雜談隨筆詩歌散文,有影視評說體壇縱橫,有之乎者也調侃嬉戲。可謂洋洋灑灑、包羅萬象,觸及麵之廣、涉獵度之深出乎想象。可見,當初我戲稱他“全麵”兄弟還是有預見性的。

在論壇南風上曾經陸續拜讀了劍弟的幾篇文章,粗略地感覺他是個溫和淡定的人。他的作品大多把細膩情致表現得很有特色,像山村清晨的嫋嫋炊煙,似穿山越穀的涓涓溪流,給人的是一種婉約暢達樸素無華之美,沒有痕跡,沒有雕飾,總是將感情深埋在貌似淡泊的敘述中,在平淡無奇的語言裏讓讀者不知不覺進入了角色。

現在係統地閱讀了他的全部書稿,這種最初對他的印象漸漸清晰起來。古人所謂“外內表裏、自相副稱”,即說的是作品風格與作者其人的關係。一個作者創作風格的形成,與他的思想、才能、學問、見識,特別是性情直接相關。著名作家孫犁也說過:作為文學作品的第一要素的語言,絕不是一個技巧問題,明顯地與作家的品格氣質有關,與作家的思想情操有關。劍弟的語言,樸實簡潔、清新淡雅、意味雋永,沒有虛妄狂誕、輕靡繁縟、豔麗辭采,有一種“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從容豁達。無論在“工作地帶”中對少年法庭的改革設想,論述量刑輕刑化,還是提議中國建立安樂死的法律以及辦案劄記皆飽蘸著人性化關懷;“縱論天下”裏對古今中外林林總總問題的敘述中充滿了理性的光輝;“往事回首”可謂“素以為絢兮”;“俠骨柔情”裏飄過錚錚男人脈脈潛流;“鳳凰走筆”觸摸著主人勤勉豁達。

當然在劍弟的所有作品裏,我還是偏愛他的散文。

《寒風中的背影》,篇幅不長,用字簡約,是一段觸景生情的短暫回憶。

剪輯了在凜冽寒風中一位婦女騎著自行車艱難來法庭詢問離婚判決情況的畫麵,裏麵沒有與女主人公的任何對話,沒有喧嘩,沒有感慨,其敘述語調平易,語言凝練,內容的組合自然流暢恰當,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那踽踽獨行的背影。

通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這位農村婦女的深摯同情和對她未來的擔憂生動地體現出來,可以窺探出作者善良的品性,蘊味深長,耐人咀嚼。

《西湖茶女》是作者講述的幾年前去杭州西湖遊玩,邂逅了一個看上去“極青春極清純”美麗茶女的過程。敘事連綿頂針,上遞下接,環環相扣,層層鋪開,寫作者一行由最初的漫不經心,到亦步亦趨地跟隨著茶女,最後忘我地沉浸在美麗的景色、陶醉在茶女流暢動人的解說中,情景交融,情中有趣、趣中含情,有景有情有思,帶領讀者一起沉浸在心曠神怡、馳騁遐想的美好意境中,感情也隨之深化。作者最後一段,使本文的思想升華到理性的高度:“回來後,又去品那茶,大家說怎麼也品不出西湖時的味道。不知原因在水,在茶,還是在心境。”結尾戛然而止,婉轉深致地表達了作者縷縷莫名的失落、悵惘、寂寥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