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種植收獲(4)(2 / 2)

這是一則日本的童話。

從前,有一位國王,性格冷酷。他國度裏所有的地方都蓋在厚厚的白雪之下,從來就沒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綠。他十分渴盼春天來到他的國家,但是春天從來都不肯光臨。

這時,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來到了皇宮的門前。她懇求國王給她一點食物和一個睡覺的地方,她實在太餓太累了。但是國王從來都不願意幫助別人,他叫隨從把少女趕走了。

可憐的少女在肆虐的風雪中走進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農夫。農夫急忙把她扶進屋,讓她睡在溫暖的火爐邊,給她蓋上毛毯,然後用僅有的麵粉為少女做成了麵包和熱湯。當他把麵包和湯端到少女麵前時,才發現少女已經死了。農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裏,並把麵包和湯放進去,還為她蓋上了毛毯。

第二天一早,奇跡出現了。其他地方仍舊是白雪皚皚,但是在少女的墓上,竟然開滿了五彩斑斕的小花——這裏的春天來了!原來,這個女孩便是春天。農夫接納了她,誠待了她,滋潤了她,安息了她。於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來,隻要付出,一切都會有收獲。無論你付出得多麼早,或者多麼晚。

原來,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顆冷酷的心。

原來,春天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裏,靜靜地等待我們去把她種植、誕生和創造出來,等待我們用愛做中介,把冰淩百丈變為繁花萬朵。

也許,這樣靜靜等待我們的,並不僅僅是春天。

一個男孩的疑問

人類科學發展史上,每項新的發現與創造,都是在疑問、好奇和不斷追索的精神下獲得的。科學就是循著一個個疑問,不斷地發展和超越的過程。人類失去好奇與疑問,世界將會怎樣?

1921年,印度科學家拉曼在皇家學會上做完聲學與光學的研究報告後,乘船取道地中海回國。在甲板上,一對印度母子的對話引起了拉曼的注意:“媽媽,這大海叫什麼名字?”“地中海!”“為什麼叫地中海?”“因為它夾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那它為什麼是藍色的?”母親一時語塞,求助的目光正巧遇上了在一旁饒有興味地傾聽他們談話的拉曼。拉曼告訴男孩:“海水呈藍色,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關於海水為什麼是藍的,當時在科學界隻有這麼一種解釋。但不知為什麼,拉曼在告別了那一對母子後,總對自己的解釋心存疑惑: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稚童,那雙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的“為什麼”,久久縈係於拉曼的心,作為一位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申喪失了小男孩那種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失去好奇心是科學發現與發展中最大的忌諱,即使是一個頗有作為的科學家,也會因此而變得閉目塞聽,止步不前。拉曼立即著手研究海水為什麼是藍的,並很快發現了疑點,進而徹底推翻了先前的結論,提出了新的科學的解釋,他的發現被後人稱為“拉曼效應”。

1990年,拉曼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印度也是亞洲曆史上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科學家。一個孩子的問號,竟和諾貝爾獎連在一起,這不是個奇跡嗎?在科學發展史上,每項新的發現與創造,都是用問號抽出的絲引出的線,問號是黎明的曙光,是暗夜的指南,科學就是循著一個個疑問,不斷地發展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