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掉房子來養老”靠譜嗎
快樂坊
作者:王棟貴
今年9月份,國務院出台了一個關於加快養老服務業意見的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其中的一句話引起了大家格外的關注,寫的是,要“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也就是說,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分期借你錢讓你用來養老,最後銀行拿走你的房子賣錢抵賬。這其實是和貸款買房時正好顛了個個兒的“倒按揭”,屬於“花掉房子來養老”。看了這句話後,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這豈不是要我們老年人用自己的房子來給自己養老?政府怎麼能這麼簡單就把自己撇得幹幹淨淨?
南京的於大爺想到的則是,當年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時,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積極支持計劃生育,還提出過“計劃生育之後,政府會來(或會幫)養老”之類的宣傳口號。他說:“如今倒好,直接挑明說讓你自己用房子來給自己養老去!這不是兒戲嗎?”
以房養老並非主要
推廣的養老方式
和於大爺一樣,很多人看到了這個故事,留下的印象就是這政策太善變了!其實,如果咱們把國務院的文件看完整了,就事論事而言,恐怕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由於“以房養老”之前就引起過爭論,因而這次出現在正式文件中就格外紮眼,引得大家盯住不放。所以民政部副部長、人民日報等官方宣傳機構也很快出來澄清,說這隻是國務院所發文件中的一句話,是數十個政策中的一個政策裏的子項目罷了,完全不是大家以為的未來主導養老政策。
那麼,政府到底是不是要推廣以房養老呢?咱們還是要回到國務院的這個文件裏。文件中,“政府為主導”,“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是明文寫出的,並沒有明示、暗示地說今後要讓我們老年人自己來養自己的老。而“以房養老”那句話前麵,也還寫著“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係建設”等語。總體來看,整個國務院文件確實沒有說從今以後,我國要開始走以房養老的路子,讓老年人都用自己的房子來養自己的老。
以房養老打開的是一個政策禁區
也許還有人會問,如果國務院文件確實沒說我國要開始走以房養老的路子……那“以房養老”怎麼會突然冒出來呢?這就需要了解我國當前的行政審批情況。
國務院文件透露的思路其實是要打開養老的各個可能通道,挖掘盡可能多的養老方式。但是我國的情況是,很多事項都需要政府部門審批之後才能做,特別是金融創新類的事項。
像“以房養老”這種和住房貸款正好顛了個個兒的銀行業務,算是典型的金融創新,因此無論銀行還是保險公司,要開辦這樣的業務是要政府批準的。所以,即使隻有極少數的人需要或願意以房養老,那麼這極少數的老人和相關銀行、保險公司還是需要政府的批準,需要一次破冰。而國務院這個文件中的這句話,更多的就是這種政策層麵的允許你嚐試做的意思。並不能把它理解為,政府積極想把“以房養老”搞成一個主流性的政策,以後讓大家都用房子來養老。
什麼樣的人適合選擇以房養老?
有兩套或兩套以上房子的老年人,一般肯定是不用考慮以房養老的。而沒有房子,平常租房子住的老年人,肯定也是不必考慮的。
因此,重點考慮以房養老的多是那些有一套住房,但是收入並不好甚至沒有什麼其他養老收入,同時還想繼續住在自己房子裏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