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勳選擇終身伴侶竟像選配幹部、處理工作一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比如習仲勳為了進一步了解齊心,還特地讓齊心寫了一份自傳給他。齊心說自己正如姐姐齊雲送她到抗大介紹時所說“我妹妹是一張白紙,染成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所以自傳就寫得十分簡單。習仲勳特別看重齊心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戰場上受過鍛煉這一經曆。當他看到齊心自傳中寫有自己為了早日參加革命隊伍,曾兩次從家中偷偷跑出,又被父親追了回去時,不由得笑了,說:我年輕時也和你一樣。
得知此事的抗大總校副校長兼教育長何長工也寫信給習仲勳介紹了齊心本人及家庭情況,信中特別提道:“她是到延安才長大的,我認識她的姐姐,見過她的父親……”
經過近一年的接觸和了解,習仲勳和齊心雖然處於不同的工作崗位,但兩顆愛慕的心在一步一步地靠近,感情在一步一步地加深,後經西北局批準,終於結成伴侶。
這年冬天,在綏師蹲點的地委宣傳部長李華生和校黨總支書記宋養初作為介紹人,積極撮合習仲勳和齊心的婚姻大事。
1944年4月28日,一個普通的周末,習仲勳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特意換上一套整潔的服裝,顯得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在人生經曆中喜慶的日子,他與在綏德師範擔任校黨總支委員的調幹生齊心的婚禮在這一天舉行。
婚後,習仲勳平靜地對妻子說:“從此以後,我們就休戚相關了,但是,我們不能陷在小圈子裏。”革命夫妻的心是相通的,齊心對丈夫的這一番衷言深有同感。
這一年夏天,齊心從綏師畢業,去農村做基層工作,由此開始了他們很長時間聚少離多的家庭生活,好在鴻雁傳書連接他們的感情。習仲勳經常寫信鼓勵齊心安心基層,聯係群眾,做好工作。他在信中叮囑,農村是一個大學校,那裏有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他還以自己過去開辟陝甘蘇區時一村一村做調查研究、一家一戶做群眾工作的切身體會,指導妻子重視實踐和基層經驗。
轉眼間半個多世紀過去,1998年4月28日,在南方休息的習仲勳給北京家中的齊心打長途電話,問道:“我們結婚多少年了?”齊心回答說:“55年了!”習仲勳又說:“我祝你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齊心激動地說:“我對你照顧得很不夠呀!”習仲勳一聽急了,說:“怎麼能這麼說呢?你對黨、對人民忠誠,一生為革命做了很多工作,也為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事是很重要的。”“我們的這次通話你要把它記錄下來,告訴孩子們,讓他們明白事理。”電話兩端的老人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
摘自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習仲勳傳(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