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一個普通的內科醫生轉至男性專科,知識的跨越需要她從頭開始學習;其次,一個女人從事男性科實屬鳳毛麟角,要開創先河,需要承受各方麵的壓力,尤其是男性科這一敏感的專科,非議、懷疑、咒罵等更會如潮水般洶湧而至。“因為這份工作特殊,如果一個女性單獨從事這份工作的話,就有染‘黃色’的嫌疑,很難站住腳。”賴妍彤博士說。於是為避免這種尷尬,她找到了兩個男性醫生,一起去各地學習、研究男性專科,其中一人在中途退縮,隻剩下她與另外一位葉姓醫生堅持了下來。
1989年,學成回來的賴妍彤博士和拍檔葉醫生一起開辦了利民康複診療所,滿心期待地等著客人的到來,無奈,在連續兩三個月的時間裏,都無人登門求診,守著冷清的診療院,入不敷出的場景一點點將賴妍彤博士和葉醫生的熱情澆滅,將夢想打擊。葉醫生對她說:“要不這樣,我出去找份工作,你在診療所坐診。”賴妍彤博士心想,也隻能這樣了。葉醫生找好了工作,在上班前,賴妍彤博士經曆的一件事將他們的局麵扭轉了過來。
一天,在地鐵裏,她遇到了一位抱著一個六歲左右男孩的中年婦女,婦女一臉愁容地說:“我的孩子生殖器發育不良。”聽到對方的話,賴妍彤博士走過去跟她聊了起來,說:“我是開診所的、專治男性病,你的小孩可以來試一試,不成功不收錢,我保證不會將孩子治壞。”對方半信半疑地跟著她來到了她的診療所,從那個時候起,賴妍彤博士開始更加深入地研究,全神投入其中,經過三個月左右的治療時間,孩子的生殖器長了起來,其父母高興不已。這件事在香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香港的報紙、雜誌等媒體對此事作了報道,賴妍彤博士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大眾麵前。
這原本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不曾想,同時也引來了黑社會的覬覦,常有幾人徑自走進了利民男科診療院,直說:“你們這裏是治療男性的地方,我們兄弟幾個沒有錢,你拿點錢來。”那時她的事業剛剛起步,自己生存都尚且困難,哪來的錢?然而,她這樣的弱女子在他們麵前卻也無可奈何,後來,幸得一位她曾治愈過的病人的幫助,才將此事平息了下來。
頂著懷疑和觀望,受著咒罵和攻擊破壞,冒著非議和風險,賴妍彤博士一步步向前,幸運的是無論多難,她都未曾放棄這份事業,因為她的努力和堅持,事業逐漸有了起色。成名之後,社會、媒體對她的評價亦是有褒有貶,正是成長的路上,不缺鮮花,也少不了荊棘,充滿了幸福,也一定有創傷。樂觀的她不願意隻盯著不幸和痛苦,她相信美麗的彩虹隻會出現在雨後。
有人曾說:“隻有閱盡人間滄桑的人,才有資格探討人生的真諦;隻有親曆生活苦難的人,才能跳出苦難看人生;隻有滿懷坦誠的人,才會給我們以真實的人生指向;隻有用理性指導人生而不憚躬耕的實踐者,才能講出人生的道理。”麵對如此多的風風雨雨,跳出苦難,賴妍彤博士尋得了人生的真諦,寫下了一段女醫生在男性科奮鬥的傳奇,煥發出生命的光彩和偉大。
出書留名人留香
賴妍彤博士是一位勇敢、有魄力、具有開拓精神的現代新女性,在極其罕見的男性科女醫生範疇內,她用努力、智慧和堅持開辟出一片新的廣闊天地,享譽國際。由於她為男性解除種種難以啟齒的生理病痛,事跡突出,成績顯赫,在香港曾被稱作男人的救星,並給以“賴扶陽”的雅號。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性學會會員阿凡先生(又名萬一)根據賴妍彤博士的事跡寫下了長篇人物紀實——《男性科女醫生——賴妍彤傳奇》,並稱她為“驚世駭俗的女人”。中央電視台第四套《天涯共此時》欄目評價她為“卓有成就的華人賴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