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形成研究綜述(2 / 3)

二、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

毛澤東的黨風建設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黨風建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黨風建設思想不僅受馬列主義黨風建設以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啟發,同樣也受中國共產黨黨風建設實踐的影響。

目前,有許多學者對共產黨黨風建設實踐進行了研究。趙品華對井岡山時期黨風建設實踐進行深入探索,他主要從組織紀律、管理製度、群眾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四個方麵的實踐進行研究,認為黨在井岡山時期所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基礎;[9]P13-23李文靜、謝佳奇從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前夕黨風建設實踐的探索,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把理論學習、思想覺悟提高作為作風建設前提,牢記“兩個務必”,重視從幹部隊伍建設、製度的建設和完善等方麵來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10]P58-59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還同黨誕生的社會曆史條件,同各種非無產階級和“左”、右傾錯誤思想作堅持不懈的鬥爭,並在革命戰爭實踐過程中形成。[8]P6-8此外,張曉燕則從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社會實踐的角度進行探索,認為在這期間,黨非常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行新型民主政治,維護人民民主權利;加強法製建設,維護公平正義;開展社會教育,提高人民文化素質等方麵,為黨的作風建設奠定了基礎。[11]P13-15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對的黨風建設實踐進行探索,為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三、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階段

黨風建設思想是黨的建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階段,有助於我們更加係統地研究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過程。諸學者對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階段進行了比較係統的探討,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概括來講,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一)三階段論

王豔芳根據中國共產黨的作風建設的曆史進程,將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初步形成階段(黨的成立到延安整風),主要論述黨的具體綱領、決議、思想問題等;正式形成階段(延安整風到黨的七大),糾正錯誤思想、開展整風運動、“三大優良作風”形成,標誌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逐漸成熟;豐富和曲折發展階段(黨的七大之後到毛澤東去世),主要論述全國勝利後,毛澤東為了繼續鞏固我黨執政地位和人民政權,采取一係列方針、政策和開展一係列黨風運動,防止黨內貪汙腐敗和官僚主義作風的形成,特別在“文化大革命”時,對國內階級鬥爭狀況做出錯誤分析,導致黨風建設曲折發展。[8]P8-10趙嘉敏在文章中也提到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的發展也經曆了三階段。但不同的是趙嘉敏把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時期作為單獨的一個階段,係統論述中國共產黨處於執政地位以及所麵臨的考驗,毛澤東對黨風問題進行深刻思考,帶領中國共產黨繼續保持發展和實踐了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使其黨風建設思想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完善。[12]P23-25此外,韓振峰總結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曆史經驗過程,從其思想形成和發展的脈絡也把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形成過程分為三階段。唯一不同的是他把延安整風運動作為一個獨立階段,認為延安整風運動是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進行黨的建設的偉大創造。在這期間,毛澤東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著作,關於黨風建設方麵的探索進一步係統化、理論化,形成了係統完整的黨風建設思想,他還指出“三大作風”的形成及在理論上的概括,是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達到成熟化和係統化的重要標誌。[13]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