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媒體的傳統傳播經驗已無法滿足接收情境發生根本變革的用戶需求,謀求轉型已迫在眉睫。以電視為例,移動端的廣泛應用給電視媒體多方位擴展影響力提供了契機,通過第三方或自身打造的App,用戶能夠在收看電視節目的同時通過移動終端實現與節目的實時互動。湖南衛視率先推出移動社交應用“呼啦”,被視為傳統電視媒體借助移動平台,切入社會化媒體領域的有益嚐試。
“呼啦”打造了湖南衛視的生態傳播平台和內容分發渠道,實現了內容提供商和渠道分發商的雙重角色構建。其中手機遊戲專區配合湖南衛視的各檔節目,不僅使用戶與電視互動,也能與”呼啦”好友同場競技。新增的全屏識別功能,增強了用戶與電視互動的便捷性。
“呼啦”還以公會的方式將所有喜歡該電視節目或感興趣的人聚集成一個團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多向互動、信任推薦實現信息的分享及社會化關係鏈傳播,有效建立起了用戶之間的多維互動關係,進一步增強傳播效益。這種全新聚合人際關係的方式,為電視節目品牌與用戶關係的建立和維護開辟出新的可行路徑。
針對用戶行為軌跡量身打造產品
隨著數據挖掘技術的發展,用戶畫像成為可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到在推送內容閱讀率、打開率、轉發率等各項指標方麵的用戶行為。以錢江晚報的微信公眾號為例,其在官方微信上所發布的內容和開展的活動,最終都會形成內容數據庫、用戶數據庫,並彙入浙報集團數據倉庫,為報業集團的數據庫轉型提供堅實基礎。同時針對用戶個體的行為軌跡,為用戶生產更加精準、定位更加明確的新聞產品。此外,錢江晚報立足本地市場,通過在微信發布生活資訊,充分做好本土服務,各子賬號則在垂直細分領域,做好專業化的資訊與服務。
傳統媒體移動傳播存在的問題
移動端信息過載,競爭更為同質化。微博、微信、聚合類App的繁盛,使得創建一個新媒體平台的成本大大下降,雖然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通過跨媒介得到放大,但移動端巨大的傳播空間加劇了信息過載現象,同質化內容和信息流噪音頻出,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媒體的差異化和獨特性很難凸顯。
服務意識淡薄,用戶本位尚待形成。移動端的傳播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就是單向與雙向、群體與個體的不同,移動互聯網提供了和用戶隨時隨地交互的可能性。如果用戶的訴求或反饋得不到妥善處理,就容易失去用戶信任從而導致用戶流失。目前媒體在移動端推送的信息多為輔助了解型,亟待向內容服務型平台轉換。
變現模式仍是製約媒體移動轉型的瓶頸。業務模式的創新需要盈利模式的創新來保障,廣告作為目前移動端媒體主要的變現方式,在支撐產品的長遠發展上後力卻不足。探索多元化的變現渠道有助於媒體實現內容增值和業務拓展,也是傳統媒體移動轉型的關鍵所在。
給傳統媒體的對策建議
增強媒體服務意識,變作品思維為產品思維。媒體的移動傳播需要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以用戶為主體,變作品思維為產品思維,滿足用戶細化的需求內容。對於用戶的信息訴求,要給予及時準確的反饋。在技術方麵,應不斷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培養用戶消費習慣,努力提高為受眾服務的意識。
秉承傳統媒體優勢,有機融合互聯網新基因。傳統媒體在信息采集、內容生產加工、發布渠道上已形成了一係列的規範,其專業主義、權威影響是業餘生產者難以取代的。傳統媒體在移動轉型過程中要注意融合自身的先天優勢與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提高自身傳播的力度和可信度,使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強化依法治網觀念,促進輿論場良性發展。媒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激烈的競爭中需要恪守自身的職業道德,不能為了爭奪注意力資源而罔顧法律和道德倫理,移動終端的用戶也應具有辨別信息真偽的基本能力,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規範網民發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