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身邊的熒光增白劑(3 / 3)

關於紙張中的熒光增白劑的相關研究和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近些年,教育及醫學領域的專家針對於中小學生作業本含有過多的熒光增白劑及其對健康的影響展開了廣泛調查研究,並且發現青少年確實會因為作業本中熒光增白劑的使用量過大、紙張白度值過高而容易出現用眼疲勞、甚至引發視力問題。所以上海等地教委正牽頭製定中小學課本的健康標準,限製熒光增白劑的使用。

此外,生活用紙中的熒光增白劑問題也是人們所關注的。生活用紙的增白劑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回收紙本身就含有熒光增白劑,二是廠家在漂白過後添加的。其實,在大多數國家,紙巾紙生產也未明確禁止使用熒光增白劑。因為國外的熒光增白劑都由正規企業生產,有嚴格的生產及產品標準,所以國外專家認為熒光增白劑沒有大的毒性。但在我國,情況完全不同,小企業往往缺乏環保設計,直接生產出的熒光增白劑產品很大程度上是混合物,而且未經任何檢測,使用的催化劑多為重金屬,因而對健康存在較大危害。為了避免消費者擔憂,我國才規定紙巾紙中不允許添加熒光增白劑。

降低和預防

熒光增白劑不僅品種多,而且用途非常廣泛,從最初僅用於紡織品,到現在廣泛用於造紙、洗滌、塑料、塗料、油墨、皮革等多個領域。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熒光增白劑的用途與用量仍在不斷擴大。

作為熒光增白劑的生產和使用大國,我國消費者麵臨著日漸嚴重的健康風險,雖然有關部門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加強對熒光增白劑的管理。像在2011年頒布的《食品衛生法》中即規定:食品、食品包裝紙、餐巾紙禁止使用熒光增白劑。

但總體而言,熒光增白劑在我國仍沒有詳細的分類與管理,從而導致工業用以及危害性較大的熒光增白劑流入到食品生產領域或者是食品包裝材料中。可以說,相關標準的缺失已成為熒光增白劑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值得欣慰的是,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技術標準研究專業委員會聯合北京服裝學院目前正就熒光增白劑的安全隱患問題開展相關標準的申請與製定過程,並提出建立生態環保體係標準,這將從根本上解決熒光增白劑的安全隱患問題。

對消費者而言,在潛在的風險麵前也不是無能為力,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辦法規避熒光增白劑的危害。

現在市麵上有很大一部分服裝中含有熒光增白劑,尤其是夏季,消費者對服裝顏色的要求更高。將衣服放置在日光燈下,如果服裝出現反光現象,並且顏色異常亮麗,在陽光下盯著服裝看的時間稍長一點會有刺眼的感覺;仔細觀察服裝有類似熒光棒晚上發光的感覺,則表明此類服裝中可能添加了熒光增白劑。

另外,無論是食品還是洗滌劑,都不要隻關注它們有多鮮亮或增白效果有多明顯,安全才是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如果我們注意下麵一些日常生活小習慣,有助於減少熒光增白劑的危害:

第一:飯盒不要隻關注盒子的白度有多高。

第二:洗滌劑使用中不要隻看增白效果。

第三:最好不要買含有熒光增白劑的內衣類服裝,特別是嬰幼兒服裝。

第四:無論購買了什麼衣服,建議第一次穿之前先對其進行清洗。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