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真仔細,拿足可拿的分數
解答時要反複審題,認真思考,按聯係材料、回歸教材、折射原理、分析材料的思路組織答題,找準切入點,構築清晰的答題思路。最一般的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力爭答得全麵、到位,獲得應獲得的分數。
2.踩點與踩意相結合
評分標準是經過命題專家反複討論、提煉而形成的高精度的文字,作為高中學生在答題時要達到這樣的高度是比較困難的,也就是說,考生答題的內容很少能達到評分標準的要求,這就要求做一科學處理。踩點與踩意相結合就是一個很好的處理方法。
3.回答問題完整為要
大考閱卷基本上不倒扣分,因此,閱卷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從考生所回答的內容中挑出符合評分標準的內容來給分。有些考生在答題時,對沒有把握的內容就空著,這是十分可惜的。按照閱卷的常規,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寧多不空。答題時空缺是考試的大忌,因為沒有一位教師是可以對空白卷給分的。因此,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考生應該力求講得全麵、完整。如:新舊中國的外交差異主要表現在舊中國妥協,出賣國家利益;新中國獨立自主,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某些考生在答題時寫得比較完整,如:舊中國軟弱無能,不顧國家的利益與人民的要求,往往用出賣國家主權的方式來換取苟安局麵;新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考慮的是國家與民族的利益,在對外政策上不妥協、不盲從,實行獨立自主,絕不拿任何領土、主權做交易等。
二是寧粗不細。曆史事件、曆史人物燦若繁星,考生們在考試期間難免會出現思維短路,對某個曆史人物的生活時代,某個曆史事件發生的背景不能十分確認,就需要模糊回答。如王安石的生活時代到底是北宋還是南宋,一下子不能確認,就寫宋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一下子不能確認是19世紀中期還是19世紀末,就寫19世紀。碰到這樣的回答,隻要不十分離譜,教師一般不會扣分。
三是字跡工整、條理清楚、格式規範。教師要在10天左右的時間裏,在炎熱的天氣下,完成繁重的閱卷任務,其生理、心理的負擔可想而知。因此,麵對一份字跡模糊、結構混亂、塗抹嚴重的試卷,我們很難要求教師能逐字逐句地評分。雖然,閱卷教師應該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認真閱好每份試卷,但條理不清、字跡潦草、答非所問的試卷肯定是不能得到高分的。這就要求考生在答題時,要先讀懂題目或材料,打好腹稿,再動手書寫,盡量不要塗抹;根據問題來組織答案,切忌答非所問。注意分段,不要通篇文章隻有一段,給人以視覺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