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爭執(一)(2 / 2)

“你才胡說呢,誰不知道你家囡囡喜歡俺家揚哥兒,不知廉恥的想方設法都要破壞他倆的親事,把陳小姐推下河去,不就一了百了了,”張喬氏反諷道。

“真是個不知廉恥的,真不知道李先生家怎麼會有這樣的女兒。”

“事情還沒查清楚,不能隻聽喬娘的一麵之詞,囡囡是有些不懂事,但不至於是壞人。”

“張家小子怎麼能見死不救了,虧李先生還對他那樣好呢”

“有句老話說得好‘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囡囡是不是這樣的人。”

“就是呀,俺前些日子,還看到囡囡追著張家小子呢?”

“那也是說不定的,這當事人都還沒看到了,大家別上趕著下結論,要知,李先生可是很疼愛他家囡囡的。”

“就是,就是…………”

“………………”

說著說著,都快分成兩派了,那叫吵得一個臉紅脖子粗呀,宋氏不想跟她們一般見識,知道爭也是沒用的,流言之所以叫流言,而不是事實的真相,說明那是經不起推敲的。搬來這裏十幾年了,剛開始的時候,還不習慣這裏婦人動輒撒潑的模樣,說不過就耍無賴,特別是她們之中的極品——張喬氏。沒少跟她發生矛盾,那一次討到好了,人要臉,樹要皮,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我可沒法子坐在地上又哭又鬧,完全不顧婦容、婦德。所以說,坐壁上觀是最好的,反正也沒人有證據證明人是俺家囡囡推下去的,就任由她們去爭好了。

宋氏沉得住氣,並不表示張喬氏也沉得住氣,見大家夥吵得不可開交,那宋氏卻像個沒事人樣的,站在哪裏也不應一句話,最看不得她這副模樣了,好像就我們粗俗似的,她清高。這可不行,上回俺去求他們別讓俺家興哥兒退學,好話說盡了,硬是不答應,讓俺在村子裏好一陣抬不起頭來,要知道,俺家興哥兒可是第一個讓家裏人領回去的孩子,太丟人了,這回,我也要讓你們丟回人,最好是人盡皆知。

“李嫂子,你倒是說說這件事該怎麼處理呀,別站著不說話呀,”“俺還有什麼話好說,話都讓你們說完了,我就好好聽聽,你們是怎麼說的,”說完,就走向了一旁的槐樹下,隨意找了塊石頭,掏出手絹擦了擦,不急不徐地坐下。看樣子,一時半會的,是回不去了,站著聽你們吵,我還不如坐著聽,反正都是一群不安好心的白眼狼,回去得好好和先生說說,別太放縱這些人了,都快欺負到家門口了。

“話不是這樣說的,按照村裏的規矩,她這樣的行為,屬於蓄意謀害他人,是要送官府的,”說話的還是那位周嬸子,別看她現在一副落魄的像,在這群無知婦孺的心裏,還是有很高的威望的。這周嬸子,原名王語蘭,是鎮上前任師爺的女兒,她爹也是老來得女,遂讓她讀了書識了字,十五及屏那年,家裏遭逢大難,爹娘都去世了,不知怎的,陰差陽錯嫁到了杏花村。她丈夫姓周,叫周三寶,家無恒產,偏偏人口比較多,夫妻倆生了五個孩子,四女一男,為人也正直熱心,誰家有個事也喜歡讓她媳婦來說道說道,畢竟是師爺的女兒,比不得我們這些莊稼戶,雖然沒落了,聲望還是有的。

“那俺問問你們,你們誰看見是囡囡把人推下去的,”一句話把大家問住了。所有人的目光皆看向張喬氏,事是她說的,她肯定知道誰看見了,“不是囡囡,是誰呀,誰會無緣無故推陳小姐下河呀,”我是沒有看見,但俺家西生讓俺來看囡囡,不就是這個意思。

“那就是說沒人看見,可是卻有人看見張家小子見死不救,”既然你想跟我鬥,那我就陪你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