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新形勢下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的思考與探索(2)(2 / 3)

三、對深化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幾點初步思索

(一)充分認識到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四性”:不可逆性、特殊性、長期性和複雜性

“不可逆性”是指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既是順應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的必要之舉,也是兩岸經濟不斷深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任何人、任何政黨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兩岸特別是台灣方麵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特殊性”是兩岸經濟一體化並非國與國間的經濟一體化,而是建立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的“中國主體同其單獨關稅區(台澎金馬)”之間的一體化。這意味著盡管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可適當借鑒歐盟等一體化經驗,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實際情況,穩步推進具有鮮明“兩岸特色”的經濟一體化。“長期性”是指經濟一體化本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國際上看,歐盟推進經濟一體化超過50餘年,雖已取得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仍未實現完全一體化的程度,且依然麵臨著歐債危機的嚴重挑戰。因此可見,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必然將是一個長期艱巨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因此而氣餒,兩岸特別是大陸應有充分的信心與耐心。“複雜性”是指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特別是在兩岸政治難題短期內難以解決的背景下,兩岸經濟一體化必然將麵臨諸多非經濟因素的製約,兩岸經濟一體化將是一個包括兩岸及國際外部環境等一係列因素在內的各方複雜博奕進程。

(二)不斷豐富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內涵,推動建設“兩岸共同家園”

兩岸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全麵性、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兩岸經濟諸要素的一體化,更是涵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麵麵的綜合性一體化。因此,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應在推進經濟要素一體化基礎上,更加重視其他領域的整合,將打造兩岸共同家園列為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內容。

兩岸共同家園是兩岸同胞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共同參與治理、並構建彼此共同的生活家園。早在2008年12月底,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就提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包括大陸和台灣在內的中國是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兩岸同胞有責任把她維護好、建設好”。建設兩岸共同家園,首先,推動構建以“宜業、宜居、包容、認同”為主要內核的“共同家園”。一方麵,將“宜業”作為建設兩岸共同家園的重心,繼續推動大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使大陸成為越來越多台商實現事業“第二春”的根據地。另一方麵,打造“宜居”的生活環境,為廣大台灣同胞在大陸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適的環境。同時,構建“包容”的社會文化環境,尊重台胞的基本生活方式。此外,不斷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逐漸增強廣大台胞對“一個中國”、“兩岸一家人”的認同與支持。其次,在推動建設兩岸共同家園過程中,可以將“平潭綜合實驗區”列為兩岸合作先行先試的區域,以“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五個共同”為方針,加快平潭在經濟、社會、行政管理等方麵體製機製改革創新,盡快將平潭建設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