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孟喜元筆下的溥儒
名家書畫收藏
作者:閻霜
大凡畫人,要有“人味”。
看到孟喜元先生畫的人物畫溥儒,不由得會聯想到無伴奏歌唱或獨角戲。畫麵無背景、無襯托、無渲染,隱含著人生的舞台上溥儒先生一人一世界的存在。孟喜元筆下的溥儒,不需陪襯,無需伴奏,仍然表現出多音階、多重疊、多角度、寬音域,跳躍式大起伏的情緒和情感。盡管微妙,但溥儒先生飽滿、渾厚、遼闊的氣勢凸現眼前。孟喜元的人物畫體現出了人物的精神麵貌,意氣風骨,嬉笑怒罵。畫麵創作以寫實為主,有很強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孟喜元先生是畫連環畫出身,他創作的連環畫《新兒女英雄傳》《成吉思汗》有很廣泛的影響。
提起溥儒可能知人甚少,更多的人知道的是他的字心。溥本為輩,滿清倒台後改為姓氏。溥儒是道光皇帝的曾孫,恭親王奕的次孫,因此在他的書畫作品中常用“舊王孫”印章。因為他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改朝換代的現實,使他養成了個性鮮明、氣節剛烈,又不趨功利、淡名出世的獨特矛盾性格。作為皇室王孫的溥儒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向往文人心靈、漁樵耕讀、神趣世界的平淡生活。
溥儒自幼師從宮廷之教,臨遍各代家藏名家墨跡,詩書畫俱精。曾在德國留學八年,但絲毫不影響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溥儒的畫風偏重宋元,師法自然,淡雅見長,重線條少烘托。畫麵俊秀雅致,靜謐致遠,空靈超逸,奇妙萬千。青山綠水,雍容華貴,氣韻十足,上世紀三十年代與張大千齊名為“南張北溥”。
溥儒1949年去台,“京華不可見,北望意無窮”,所有的記憶都成了夢境。1963年溥儒在台灣病逝,“送罷王孫,又是平蕪綠到門”。
“一溪春水,著雨楊花飛不起,寂寞黃昏,年年芳草憶王孫。”一人一世界,溥儒先生在他的藝術世界裏永存。(責編: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