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把來生交給來生
天國真的存在嗎?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無稽之談。
“那些今世努力奮鬥的有才能的人,都把來生交給來生去考慮,今世努力工作爭取成為有用之才。不滅的思想,是為今世的不幸者而存在的。”
不要因為來生而荒廢今世。
第二節 不要濫用《聖經》
歌德酷愛讀《聖經》。
正因為如此,他批判基督教教會歪曲《聖經》的行為。
“大多數的基督教徒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哪本《聖經》裏含有精神的啟蒙、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人性這樣的教義。相反,他們重視關於罪的故事,期待救世主的救贖。”
嚴重歪曲耶穌教誨的正是當時的基督教教會。
第三節 不要蔑視神靈
歌德認為所謂神靈就是超乎凡人所能理解的層麵之上的至高存在。所以他對世人所定義的神靈感到奇怪。
“人們把那些無法理解與想象的至高存在,當做與自己相同的事物來對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又怎麼會有主、愛神、善良之神的分別呢?”
我們不可以把神靈貶低成世俗的事物。
第四節 歌頌健康
歌德所歌頌的是太陽所具有的神秘光芒及其巨大作用。
“所有的動植物都是依靠陽光生長。讓我向彼得(耶穌的第一個弟子)和保羅(基督教最初的傳教士)頂禮膜拜是不可能的。”
“今後人們會把為家畜提供飼料、給自己提供美食和飲料的人當做神一樣崇拜。不過我卻把給予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能力的人當做神一般崇拜。”
第五節 擇其善者而從之
“關於《聖經》的普及,讚成與反對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這種情況想必今後也不會改變。”
宗教是把雙刃劍。
“像從前那樣把《聖經》當做教義,並對它充滿幻想,那是有害的;像往常一樣把它當做神的教導,讓人們有豐富的情感,那是有益的。”
第六節 謹防迷信
要時刻提防迷信的發生。
“迷信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即使計劃徹底擺脫迷信,逃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你以為自己安全了,但是迷信又會悄悄地出現在你眼前。”
第七節 不要把宗教看得太特殊
宗教隻不過是藝術的一種素材而已。
“藝術與宗教的關係和人所關心的事物與高尚的東西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隻需要把宗教當做簡單的素材就行,他隻不過和人生的其他素材有著同等的權利罷了。”
第八節 不要期待救世主
歌德對德國人的癡迷哲學感到憂心。
“德國人應該向英國人學習,少研究哲學,多參加實踐活動。減少理論研究,注重參加實踐。這樣的話我們將自己得到解脫,而不用再期待第二個耶穌基督的出現。”
第九節 不要畏懼狂熱的信奉者
有位英國的神職人員對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表示不滿:“讀了這本書難道你就不為年輕人的自殺感到良心上的譴責嗎?”
歌德回應道:
“世間的許多大人物往往僅一次戰爭就動用數十萬人,戰場上人們廝殺、奮戰、殺人、放火、掠奪、驅逐對方。而世人卻在被他們折磨得痛苦不堪後把他們當成神一樣崇拜,還為他們唱讚歌。事實難道不是這樣麼?”
第十節 要懂得大度、寬容
歌德最暢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一出版就被翻譯成意大利語,然而很快就從書架上消失了。原來是基督教的司教安排教區的神職人員把它買光了。
“知道這個消息後,我並沒有生氣。《少年維特之煩惱》被天主教視為不良書籍並快速地迫使它消失,我反而覺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