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關於自身(2 / 2)

歌德也得到了名譽和地位。

“因為榮譽和地位,我所能做的事隻剩下不中傷別人和對他人的意見保持沉默。”

驕者必敗。

智者總是忘卻名譽。

第十三節 磨煉精神

歌德這樣來評價一個貴族朋友:

“舉止優雅,彬彬有禮,使人一看便知是貴族。這是有高貴精神的人自然流露出來的,也能表明一個人的家世。”

暫不論家世,良好的舉止也能磨煉人的精神。

歌德在33歲時獲得了貴族的稱號。他本人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當我得到此殊榮時,唯一想到的就是:我很早以前就擁有了這個稱號。”

之前,歌德就已經是“精神的貴族”了。

第十四節 逐步改進

以正義作為擋箭牌的人最讓人困惑。

智者並不追求完全的善,而是進行暫時的改進。

“真正的自由主義者,是在可能的範圍內努力做善事。但並不主張竭盡全力鏟除惡勢力,他們通過明智的進步來一步步消除社會的缺陷。”

智者知道隻有無條件的善才能產生暴力。

“他們在這個不完美的社會,受製於時代狀況,滿足於一定程度的善,直到得到更好的東西。”

第十五節 減少弊病

“和提高幸福指數比起來,法律更重要的作用是努力減少弊端。”

“何為最好的政治?是教會人們自我管理的政治。”

智者從不向國家要求太多。

第十六節 今日之事今日畢

每天的積累是很重要的。

“我們應該履行的義務是什麼?就是當天的工作。”

“沒有比當天的價值更高的價值了。”

“當天分配的任務應及時處理完。當你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時,也會感到很開心。”

第十七節 理解擁有的意義

歌德同意曆史學家亨利·列奧的觀點:

“年輕的時候一無所有,並不懂得擁有之後的安穩何其不易,所以就成了民族主義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財產的積累,就會想要守住這些財產讓子孫後代享用。因此,即使年輕的時候受到各種思想的影響,上了年紀之後無一例外都會變成貴族主義者。”

第十八節 理解自由的意義

“我們大家都隻能在某種條件下享受自由。”

世上不存在完全的自由。

市民有市民的自由,貴族有貴族的自由。

“能認清自己的能力並有節製地、理智地利用它的人才是成功之人。”

第十九節 重視行動

人們怎樣才能了解自己呢?

“再怎麼思考都是徒勞的,結果是由行動來決定的。履行你的義務吧,這樣你就會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智者不靠理念而是靠行動來判斷人。

“一個人的生活本身就能反映這個人的性格。”

第二十節 脫離主觀

“大部分的年輕詩人不能從客觀的事物中發現素材。”

“他們認為發現與自己主觀相符的素材是正確的,並沒有意識到要從主觀脫離出來找尋詩的素材。”

智者能認識到自我世界的狹隘。

第二十一節 不要追求完全的自由

“每個人隻要享有健康生活、努力工作的自由就足夠了。”

追求完全自由的人是不幸的。

智者確保實現目標所必需的自由。

第二十二節 完善自我

完善自己吧!

“我具有作家的天賦。但是,我並沒有考慮過大眾追求什麼及其有何作用。我所追求的目標是使自己更加賢明,更加完善。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表達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物及想法。”

第二十三節 認識自我

“無論哪個年代,‘認清自我’都被反複提及。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人做到這一點,也不能做到這一點。”

對智者而言,自己是最大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