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etflix乘勢而上 首席內容官透露第二波計劃(1 / 3)

Netflix乘勢而上 首席內容官透露第二波計劃

國際

作者:高倩

Netflix首席內容官泰德·沙蘭多斯(Ted Sarandos)今年4月入選了《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100人名單,《時代》對他的評價是:參與創建了娛樂業的未來。的確,沙蘭多斯對於Netflix網站內容的設計在娛樂圈裏可以用“特立獨行”來描述——首先,他將劇集的所有單集同時上網;其次,他避開一切傳統開發流程;最後,他還拒絕發布收視率數字。這些作法讓他惹惱了一些圈內人,但他不打算道歉,而且計劃“乘勝追擊”。

沙蘭多斯曾說:“我對於電視一些最本質的東西和傳統非常尊敬,但這不意味著我要對其有所敬畏。”這位48歲的首席內容官不理會外界對他評論如何,因為他就是好萊塢最強大的高管之一,在過去的2年時間裏,他讓這家公司從無人問津的電視電影倉庫,變成了原創劇最出色的買家之一。

今年2月1日上線的《紙牌屋》(House of Cards)是沙蘭多斯打造的成功典型,這部兩季26集的美劇花了1億美元,但收獲了無數好評、大幅增長的訂閱數量以及比有線台HBO和Showtime高出許多的在線瀏覽量,當然還有在望的幾座艾美獎杯。《紙牌屋》上線當季,Netflix的訂閱用戶數就上升了200萬,美國國內訂閱人數增加到2920萬,全球高達3600萬,超過HBO的2870萬。而在Netflix首席執行官裏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放棄拆分計劃後,Netflix的股票也出現大漲,9個月內股票增值3倍以上,在今年的5月20日達到每股239.55美元,頭三個月營收超10億美元。

與此同時,Netflix也成為好萊塢最吸引眼球的“現象”,不僅因為《紙牌屋》的出色表現,更是因為其宣告了一個原創劇全新平台的誕生。

Netflix的驚悚懸疑劇《鐵杉樹叢》(Hemlock Grove)4月19日上線後評價不一,不過相對於《紙牌屋》,這部劇的目標受眾製定得更加精準。5月26日,沙蘭多斯又推出了備受矚目的《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這部劇集是福克斯公司同名喜劇的“複活篇”,原劇2006年被砍,但沙蘭多斯看好該劇的前景,他認為這是“美國電視曆史上最好的喜劇之一”。此外,《單身毒媽》(Weeds)編劇傑姬·科恩(Jenji Kohan)的新作《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將於7月11日上線,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的《德裏克》(Derek)將於9月12日上線,還有一部來自《駭客帝國》導演沃卓斯基姐弟(Wachowski)的科幻劇《第八感》(Sense8)將於明年推出。雖然有人抱怨說Netflix的內容成本越來越高,但沙蘭多斯顯然並沒因此放慢推劇的腳步,他打算到2014年將原創劇數量翻番到8部。沙蘭多斯說,Netflix早就公開將HBO視為競爭對手,而且加推新劇還可以避免一些收費較低的視頻網站搶奪用戶。

在Netflix預備進入大刀闊斧的“第二階段”之際,沙蘭多斯和公司原創項目副總裁辛迪·霍蘭德(Cindy Holland)接受了《好萊塢報道》采訪。

記者:如果重新製作一次《紙牌屋》,還會不會花那麼多錢?

沙蘭多斯:會。即便我們做原創劇集沒成功,我也不希望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或者眼界不夠長遠所致。《紙牌屋》吸引眼球的地方有兩點,一是一次性買斷整兩季,一是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大衛·芬奇都為Netflix導過戲了,這至少能堵住不少人“不為網絡劇當導演”的借口。

記者:除了舍得花錢以外,Netflix還有什麼策略?

霍蘭德:讓劇組放手做,不強加我們的意見。一開始討論劇情的時候,我們讓編劇把這個項目當作一部13個小時時長的電影來做,不需要“前情提要”,不需要結尾留懸念——知道下一集馬上就可以看而不需要等一周的話,編導寫起來也會不一樣的。

記者:你一向不願意透露收視率,不過至少可以跟我們講講《紙牌屋》的觀眾吧?

沙蘭多斯:《紙牌屋》能受到全球觀眾的喜愛我確實沒想到,因為這是一部非常美國化的片子。後來我們意識到,雖然美國的政治劇“很美國”,但是貪婪和腐敗卻是全球化的問題,比如拉丁美洲也一樣存在腐敗的政客。就美國國內來說,觀眾群的範圍很廣,有點類似《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這樣的主流劇。而且觀眾群的年齡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年輕很多。還有一個我沒想到的就是喜歡這劇的女性觀眾很多都是因為喜歡羅賓·懷特(Robin Wright),而年輕人則喜歡凱特·瑪拉(Kate Mara)。顯然《紙牌屋》能留住觀眾的原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