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戰爭的殘酷性,為了防止戰爭規模無限擴大,隻打一場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鴻鈞允許三教內定一個預選名單,競爭上崗主要在上榜人員之間展開。這就是封神榜的由來。由於元始所走的中間路線頗受鴻鈞賞識,封神事宜由元始負責主持。
在封神戰爭行將打響之際,元始已做好了三項前期準備工作。一是命南極仙翁向昊天、瑤池金母稱臣,拉攏天庭勢力;二是無條件向老子靠攏,對其早請示晚彙報,極盡卑躬屈膝之能事,以尋求最強大的火力支援;三是引狼入室,與西方教締結盟約,共同瓜分戰後利益。在運氣上,元始也是順風順水。由於商紂結怨於女媧,而在截教人脈極廣的聞太師又效力於商紂,三皇和女媧勢必偏袒闡教一方。至此,天下四大勢力皆為元始所用,截教已成孤掌難鳴之勢。很明顯,這種黑雲壓城的戰前態勢已不是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有限戰所能局限的了。
果不其然,戰爭爆發不久,元始就將伐紂之戰引向了闡截兩教的教育製度之爭。元始及其門下對截教弟子的百般羞辱迫使通天卷入其中。隨著戰事的升級,元始以摧枯拉朽之勢使截教勢力迅速土崩瓦解,完成了自己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設想。
封神戰爭結束後,闡教一枝獨秀,而通天教主在碧遊宮睹物傷情,遂隱居於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饒是如此,元始天尊仍對通天心有餘悸,深恐其死灰複燃,為鞏固與西方教的戰略夥伴關係,向教下發出“支援非洲建設”的號召,燃燈、俱留孫、三大士積極響應。
步入春秋時期,西方教內部爆發顏色革命。燃燈參悟了定海珠之奧秘,建立24諸天,將帝釋等高手納入麾下後勢力迅速膨脹,遂發動政變迫使接引、準提下野,並將西方教改組為佛教。經此一役,燃燈也油盡燈枯,無力再理朝政,就指定如來為接班人,還慈祥地說“你辦事我放心”。
盟國突變佛教初立,元始隨機予以承認,並力促最高領袖老子對其進行國事訪問,以示友好。老子無法推脫,又恐遭不測,即命唯一的弟子玄都大法師化身為尹喜,在邊境地帶偵察、接應。臨行前,老子修《葵花寶典》五千言,囑尹喜修煉。老子到佛國後,不負眾望,以一人之力打遍佛教無敵手,並在教理方麵對如來進行了點化,這就是傳說中的“老子化胡”。但是,鴻鈞在萬仙陣結束時曾給三教主各配發了一丸三屍腦神丹,若全力催動真力則會暴斃身亡。老子在與佛教高手過招時,曾催動了一小股真力,引發了藥性,此後隻好以法力強行壓製藥力,這也是老子後來隻喜歡煉丹製藥和動用法寶的原因。
三教主中,老子是唯一催動了真力的人,致使其武功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元始又逮捕了尹喜,沒收了他的《葵花寶典》,功力精進不少。此消彼長,元始終於超越了老子成為龍頭老大,遂改闡教為道教。他的門人廣成子等金仙不滿元始的作法,紛紛歸隱,南極仙翁和太乙則投身昊天旗下,原來的12仙隻剩下靈寶大法師忠心耳火耳火的隨侍左右。為表彰靈寶的忠心,元始令其為二當家,老子則屈居第三。老子迫於淫威不敢發作,隻好掛了個虛職,托病不出。後來索性改名太上老君,直接在昊天那裏上班。
如此一來,元始雖竊據權柄,但道教的勢力已遠不能和以前的闡教同日而語。後來經過與昊天談判,元始承認昊天的領袖地位,昊天則立道教為國教,元始為宗教領袖。至此,兩大勢力在表麵上得到了統一。不過,在重大問題上它們還是貌合神離的。這就使佛教東擴有了可趁之機。
佛教的東擴是以觀音、文殊、普賢等海龜派在普陀、五台、峨眉建立大使館為肇始的。他們既熟悉中土的風土人情和道教的規章、人事,又掌握了西方不同尋常的一些技術手段,所以辦事機構設立不久,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搶占了部分人間信仰市場。隨後,地藏率領的地獄團隊又在競爭中打敗了天庭的黃飛虎團隊,搶占了鬼魅市場。人間、地獄兩大市場的相繼失利,預示著天庭——道教組合的行將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