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最後,孫悟空,天生石猴,想家了,想念花果山成千上萬的猴子猴孫,和猴母了!
孫悟空是天地所生不假,是無父無母不假,但你能說他就不想家麼!“媽,媽~~~”受到委屈的時候,孩子們總是本能地呼喚‘媽媽’,總是很想投到媽媽溫暖的懷抱尋求慰藉。媽?媽!孫悟空有媽媽麼?沒有!孫悟空有委屈麼?當然有!孫悟空被人欺負過麼?地球人都知道有!孫悟空真的是鐵石心腸麼?三界的人都知道不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師傅,可那該死的菩提祖師居然還毫不留情地驅逐孫悟空出師門!世人隻看到孫悟空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一麵,誰個能夠明白他內心的苦楚?
所以,當取經團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的時候,孫悟空睹物思人,勾起多花果山的思念,想回到老家看一趟,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咦?既然孫悟空想回家,那他幹嘛不翻個跟鬥回去呢?反正他一個跟鬥十萬八千裏,什麼地方不是一個跟鬥了事?再說,他之前不是離開過唐僧一次麼,那次他沒有回家看看麼?沒有。上一次離開唐僧,孫悟空差一點點就回到花果山了,是他多此一舉到東海龍宮看望老故人,結果,被深藏不露的老龍王給三言兩語勸回去了!
卻說那悟空別了師父,一筋鬥雲,徑轉東洋大海。按住雲頭,分開水道,徑至水晶宮前。早驚動龍王出來迎接,接至宮裏坐下。
茶畢,行者回頭一看,見後壁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兒。行者道:“這是什麼景致?”龍王道:“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行者道:“怎的是三進履?”龍王道:“此仙乃是黃石公,此子乃是漢世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失履於橋下,遂喚張良取來。此子即忙取來,跪獻於前。如此三度,張良略無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愛他勤謹,夜授天書,著他扶漢。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太平後,棄職歸山,從赤鬆子遊,悟成仙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龍王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話,老孫還去保他便了。”
花果山近在咫尺,孫悟空就這樣錯過了。至於說孫悟空的筋鬥雲,他要回花果山的確是夠方便的。但是,回去名不正言不順哪!那個他鄉的兒女不想回家,想回家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事,但,非不想也,是不能耳!功不成名不就,哪好意思回家?何況,還是一個剛才監獄出來的人,丟了500年的臉皮,孫悟空再大大咧咧再無法無天,他也不好意思回去見他的猴子猴孫們。寸功未立,羞見江東父老!
等唐僧睡覺的時候偷偷回去瞄瞄不行麼?矯情了!
再者,這筋鬥雲雖說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裏,但書裏可沒有說孫悟空一個跟鬥就能夠翻回去的哦!神仙世界可不是人類世界那麼小,現實世界裏,十萬八千裏足以繞地球一圈有餘了!但是,那到底是神仙世界哪!鬼知道這個十萬八千裏在西遊記世界是多大的距離。而且,似乎這個筋鬥雲,所謂的十萬八千裏,是一次性的。即,翻一個跟鬥,一次就到十萬八千裏之外,中間是沒有停頓的。而孫悟空平時駕雲,隻是飛得比較快而已。說得簡單一點,筋鬥雲就像飛機汽車的最高瞬間速度,或者是街霸裏麵的最大絕招,或者,嗬嗬,就是扔出去的手榴彈,恩,也可以說是潑出來的水,收不住,停不了,也不能改變既定軌道,該到哪就到哪,自己也做不了主。
而且,真有點懷疑,孫悟空到底翻過跟鬥沒有?電視劇裏倒是有孫悟空翻跟鬥的鏡頭,但是在書中呢,似乎隻有一處提到孫悟空翻了一次跟鬥,那就是跟如來打賭的時候。那次翻跟鬥,孫悟空一去十萬八千裏,卻連自己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結果還是在如來掌心裏轉悠。那麼,我們有理由認為,孫悟空雖然能夠翻跟鬥一去十萬八千裏,但那是蓄勢待發的一個跟鬥,目的地是什麼地方連孫悟空自己也不知道,隻有到了盡頭處才知道所落何地。再往外推,那孫悟空是怎麼練習這個筋鬥雲的呢?難道他在練習的時候沒有翻過跟鬥麼?嗬嗬,恐怕,還真的沒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