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真情小和尚】(2 / 2)

要知道,古時女子對婚姻的忠貞可是非常看重的。女子一旦結婚之後,就必須遵守婦道,即便家裏的男人跑了,自己也要守著貞節牌坊。也就是說,即便唐僧不在了,女王也不能再跟任何男人有什麼瓜葛。而一個守著活寡的女人基本上也是得不到好名聲的,因為她的臉上從此以後永遠被刻上了兩個字:晦氣。

那麼,麵對唐僧的突然離去,西梁女王將何去何從呢?

紫霞仙子說:“我隻猜中了故事的開頭,卻猜不中故事的結局。”(大話西遊)

要我說,如果這個情節繼續發展下去,隻有兩個結局:要麼女王鬱鬱不得善終,要麼跟白發魔女一樣,一夜之間發狂成性。(好像也是因為卓一航逃婚而致)

唐僧的做法雖然屬於權宜之計,但卻已經完全違背了“出家人不打誑語”的宗旨,即便沒有這樣的戒律,那也是在道德上遭人唾棄的。

唐僧走了,臨行的時候丟下一句話:“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

唐僧這一不負責任的行為可嚇壞了女王,她連忙扯住唐僧道:“禦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

“即位稱君,我願為後”,女王這一招夫的成本可下的夠大的。就連太師都說“招贅之事,天下雖有;托國之富,世上實稀”,西梁女王為什麼寧可放棄王位也要留住唐僧呢?

是出於生理上的需要?還是為了保障種族繁衍的本能?

我認為都不是。

女王的癡情乃是出於一種正常女子應有的天性。

雖說性欲是動物保障種族繁衍的一種本能,但在女兒國,既然有子母河水,就不應該存在種族危機的問題。況且女兒國自古至今“不曾見個男人至此”,所謂眼不見心為淨,何必非要趟這條渾水呢?

其實嘛,女人都是有依戀情節的。一個國家沒有男人實在不像話。再成功的女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家中無男丁,日子不咋地,沒有男人的嗬護,再富裕的生活都是不完整的。

生活在城市裏的女強人,大多都是出於被逼無奈。如同電影《東邪西毒》裏由張曼玉飾演的那句話:“我一直以為我贏了,現在才知道,其實我輸了。在生命中最好的時候,心愛的人不在我的身邊”。用俗套的話來講:這個世上的女強人太多了,就說明好男人實在太少了。

女人是水做的,天性就喜歡柔軟纏綿。哪個女子不想過那種小鳥依人、相夫教子的生活?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完整的生命、完整的家庭?

女人最大的財富不是有房有車,而是緩緩流動的青春。因為錢可以再掙,青春卻永遠無法挽回,一旦逝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西梁女王所追求的,正是這韶華即逝的青春。

很可惜,《西遊記》不是浪漫的愛情史,唐僧也不是多情善感的楊過,在這個浮華世界的背後,注定這空來的夢境會是一場虛幻。

不是有句詩嘛: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和西梁女王的柔情似綿相比,蠍子精的舉動真可謂用兩個字來形容——猴急。

蠍子精就像是西梁女王的另一麵鏡子。如果說西梁女王的行為是出於一個正常女人對婚姻的渴望,那麼蠍子精的行為則完全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需要。

她卷走唐僧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讓這小子嚐嚐什麼叫做“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蠍子精也不跟唐僧多廢話,管你願不願意,拉上唐僧直接奔向主題。既沒有用鮮花營造性行為前的浪漫,也沒有用XO醞釀昏醉後的感情,反而還用諷刺的話調侃唐僧:“既不破葷,前日怎麼在子母河邊飲水高,今日又好吃鄧沙餡?”

這句話很多人看了可能不理解,以為是在說唐僧喝了子母河的水,其實不能光從字麵意思來理解,翻譯過來應該是:你都跟女王拜過堂成過親了,什麼時候又改吃素了?別裝蒜了。

嚇得唐僧哆哆嗦嗦,隻好回話:“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和女王成親是為了急著趕路,吃你的鄧沙餡是因為走得太慢,被你捉來了。)

那意思是,別說我和尚愛吃葷了,就算在你這裏吃素,我都不情願。

蠍子妹妹聽得氣都漲了。

“狗日的,嘴還挺硬。嫌棄老娘不夠溫柔是不?老娘我今晚就讓你嚐嚐什麼叫做冰火五重天。”蠍子精一咬牙,一撇嘴,開始要對唐僧進行武力施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