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真情小和尚】(1 / 2)

出家人不打誑語,這是佛教中的信條。唐僧一生拚命地要給自己念“緊箍咒”,目的就是為了不想讓自己打破其中的信條。

不過,現實總是和理想產生差距的。眼前這位最不想破戒的唐朝和尚卻陰差陽錯地破了自己的“誑”戒。這個破“誑”戒的起因還源於一段美麗溫馨的羅曼蒂克史。

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孤寒寂寞的冬季之後,終於迎來了令人向往的春天:西梁女兒國到了。

在這個女兒國內,到處是一片盛世祥和的景象:“那市井上房屋齊整,鋪麵軒昂,一般有賣鹽賣米,酒肆茶房;鼓角樓台通貨殖,旗亭候館掛簾櫳”。

這個國家除了盛產漂亮的女人之外,街道、商業、巡防、運輸,所需設施一應俱全。除了沒有男人,幾乎所有的建製和體係在這裏都能找得到。比如在取經團後來途經祭賽國時,就提到了女兒國是他們的朝貢之國,可見這個國家與周邊還有非常穩定的外交關係。正是那:金魚玉佩多官擁,寶髻雲鬟眾女排。鴛鴦掌扇遮鑾駕,翡翠珠簾影鳳釵。雖是一個小小的婦女之邦,卻也鑾輿不亞中華之盛。

在這個女兒國中,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女王,女王不僅長得年輕,而且相貌和氣質都堪稱一流極品。書中描寫她為: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

有了這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自然是少不了八戒同誌的垂涎三尺:“那呆子看到好處,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不覺的都化去也”。瞧著樣子,定是又在盤算招婿入贅的那些主意了。

不過,八戒也隻能是心裏想想,他也知道這輩子沒那個福氣。

這個女王太嬌貴,太惹人疼,莫說八戒看了心裏癢,就連孫悟空都覺得她太可愛,實在不忍心下手。當唐僧聽說女王要和自己坐在一起時,居然“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癡”,還“把行者抹了兩抹,止不住落下淚來”。為了擔心自己的定力把持不住,急得連眼淚都掉下來了。

就是這樣一個堪稱完美,各方麵條件都極其優秀的女子,居然不愛江山愛美人,硬生生地要以一國之托,招禦弟為王,自己為後,要將生命中的全部奉獻給這位唐朝來的和尚。

從唐僧抹眼淚的舉動來分析,唐僧並非一塊鐵石心腸的木頭,他也是有過內心掙紮的。想愛又不能愛,這大概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了。那麼,麵對如此嬌人的女王,唐僧又是做出如何反應的呢?

唐僧的回答是:“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看來男歡女愛之事雖美,卻還不如取經成佛來得重要,唐僧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事業。

為了完成這一偉大的事業,唐僧采取了三十六計第一計——金蟬脫殼。假借讓女王同意為徒弟三人送行的功夫,叫孫悟空使個定身法兒,讓唐僧人等溜之大吉。用孫悟空的話說,這一招叫做:假親脫網之計。

唐僧的這種做法看似很高尚,其實是觸犯了佛教僧人中的大忌。

唐僧的出發點是不想讓自己破了色相,即佛教信條中的淫戒。可是你不想破淫戒,就可以隨便騙女孩子嗎?難道,這不是違背了“出家人不打誑語”的佛教宗旨了嗎?

要知道,古代的人結婚是沒有證書可以領的。有沒有結婚,一切都以喝酒席、拜天地為證,拜了天地之後,這夫妻關係就開始生效了。

在這個結婚過程中,有太師做媒人,有選定婚期的良辰吉日,有婚宴酒席,有賓客臨門,所有的一切都符合正常的婚姻程序。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唐僧和女王的婚姻關係已經成立!盡管沒有圓房,女王已經是他的合法妻子。

不管唐僧願不願意,他已經結婚的事實是不能否認的。對於唐僧來講,他是為了“脫網”而假裝結婚,可是對於女王來講,已婚婦女已是即成事實。不管他們是假戲還是真做,在別人的眼裏,這女王早已是唐僧的人了。

唐僧對自己的逃婚行為渾然不覺,在采用這樣的“假親脫網之計”時,還顯得頗為得意,當孫悟空提出這樣的辦法時,還連呼:“深感賢徒高見”。可他想過沒有,他這樣的做法會給女王造成什麼樣的心理陰影?

按照法定的婚姻程序,他們倆是一起拜過天地的,而且還舉行了隆重的婚姻典禮,基本上可以說是舉國皆知。可是,女子剛結婚,家裏的男人就跑了,這叫什麼事啊!更何況,這選擇的對象還是堂堂的一國之主。唐僧的所作所為,讓今後的女王將以何麵目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