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小夜曲】(1 / 2)

而孫悟空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阻礙行軍速度的罪魁禍首。

孫悟空導致取經速度慢的原因有兩個方麵。

1、孫悟空頑性不改,到處惹是生非。

在觀音院裏亮袈裟,結果袈裟被黑熊精偷了;在五莊觀裏竊人參,結果人參果沒偷幾個,倒把樹給毀了。就連在蜈蚣精的黃花觀裏,孫悟空的猴性也不減花果山當年。

話說孫悟空等人一把火燒了蜘蛛精的老巢之後,來到蜈蚣精的黃花觀。沒曾想那蜈蚣精與七個蜘蛛乃是同門兄妹,變著法兒欲加害唐僧,端了四杯毒棗茶請師徒幾人喝下。那猴子眼乖,見盤子裏那茶鍾是兩個黑棗兒,早已猜出了其中的玄機,便道:“先生,我與你換一杯。”

孫猴子明知道這茶水來路不正,卻不加阻止唐僧等人,硬是要纏著那道士:“我和你換換,我和你換換。”結果,害得八戒臉上變色,沙僧滿眼流淚,唐僧口中吐沫,三人俱坐立不住,昏倒在地。

頑性這麼重,想要路上不發生點故事,那才叫怪。

2、取經路上是非頗多,孫悟空經常要上天搬救兵,影響取經速度。

比如在無底洞遭困一難中,孫悟空因看到了金鼻白毛老鼠精供奉的牌位,上天庭找李天王理論。來來回回折騰了數時,終於弄清原來是當年李天王收的義女,等到李天王認錯道歉,猴子卻又不肯依,硬要拉著他去見玉帝。還好太白金星出來圓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你這不依不饒、反複不已,那妖精把你師父陷在洞中,莫說成親,若有個喜花下兒子,也生了一個小和尚兒,卻不誤了大事?”

天上一日,下界一年。金星的話直接點出了西行之路為何漫長的原因。原來在孫悟空上上下下,來回跑天庭的功夫,人間已經度過了無數個日月。就如當年從天庭返回花果山時一樣,一群猴子將猴王迎進洞天深處,一壁廂辦酒接風,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數年,想必得意榮歸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餘,哪裏有十數年?”

孫悟空身在局中,自然察覺不到時間的飛速流逝,可憐那唐僧苦苦地等待營救,白白虛度了這大好的光陰。

筋鬥雲再快,也是有時間差的,隻要他在天上多留一分鍾,這人間的半天光景眨眼功夫就沒了。

備而不用真武器

西天取經之路對於形同凡人的唐僧來說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曆程,但是對於壽與天齊的佛祖爺爺來說,卻是他生命角上的一根牛毛。想要在這短短的14年裏實現自己的傳經夢想,佛祖可算是步步為營,計劃安排相當緊湊。

還好,唐僧師徒順利地到達了西天,兩個法定候選人的心靈得以圓滿轉變,取經路程的長短計算得剛剛好。

前麵說過,掃蕩沿途妖魔,不是取經行動的真正目的,充其量隻是一個附帶的結果,佛祖若想剿滅妖魔其實也很容易,大可不必費此周折,隨便派兩個菩薩過去就可以直接搞定。這在很多方麵都可以得到論證。比如,在有統計的45個妖怪當中,就有9個來自靈山背景,8個來自天庭勢力背景,它們中有的或是受人之托,有的或是“疏於管理”,反正最後都是被活著領回去的。又比如,在收服這些妖怪中,主要力量不是取決於孫悟空,而是多靠搬救兵的形式來完成的。

因此,打殺妖魔不是佛祖的目的,考察和改造唐僧師徒特別是孫悟空與唐僧,才是此行的重點。觀音作為貼身秘書外加第一執行官,她對取經意圖的理解力自然也是責無旁貸的。

觀音使出了殺手鐧。她要有效地利用唐僧肉這塊大誘餌,最大可能地將眾妖怪圈在取經隊伍的沿路邊。

不過,讓妖怪參與進來是一回事,參與進來能不能發揮功效又是一回事。妖怪要吃唐僧肉頂多隻是個外因,唐僧願不願意被卷起來那才是內因,萬一他被猴子一挾持,遇到妖怪總是躲著走怎麼辦呢?

觀音當然不會讓唐僧躲開走,她使出了手中的另一個殺手鐧。那就是佛祖給她的秘密武器——緊箍兒。

緊箍兒這個東西聽起來很邪門,看起來更邪門。這勒帶不屬金,不屬銀,戴在頭上還能見肉生根。大凡聽說過緊箍兒的人都對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好感。

從唐僧每次念咒的情況看,它好像確實沒起到過什麼積極的作用,反倒是處處顯得多餘,負麵影響遠遠超過正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