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詔安】(1 / 2)

武德元年(618),李淵稱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為了平定割據勢力,李靖隨從秦王東進,這是他第一次投入李唐的征戰生涯,以軍功授任開府,屢屢戰捷。

2、武德四年九月,李靖奉命攻打四川的蕭銑。在此期間,李靖多次為廬江王和趙郡王李孝恭出謀劃策,使戰局幾次都由敗反勝。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佐助李孝恭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後梁,並以“棄舟疑兵”之計聞名天下。

3、同年十一月,李靖越過南嶺,到達桂州,所到之處,皆望風歸降。於是連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戶六十餘萬。李靖親自“存撫耆老,問其疾苦”,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史書載:“遠近悅服”,自此,嶺南悉平。

4、武德六年七月,輔公祏舉兵反唐。李靖運籌帷幄,命人水陸並進,很快活捉了輔公祏,於是,江南悉平。

5、武德八年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率十餘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由於突厥來勢凶猛,諸軍迎戰多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李靖軍得以保全。

6、貞觀四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僅以三千精銳騎兵,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進擊定襄,讓敵人“一日數驚”。頡利可汗倉皇出逃。唐太宗謂之曰:“靖以騎三千,喋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7、貞觀五年,李靖率軍進至陰山,殺敵數萬,俘虜十幾萬,頡利可汗僅剩一萬餘人出逃,不久,頡利可汗被李道宗擒獲,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

8、貞觀九年,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兩路並進,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平定吐穀渾。此時的李靖還是帶著足疾出征。

從以上的這麼多的光輝事跡來看,憑李靖的實力,別說一隻猴子,就是十隻猴子一起來,那也是應對自如。誰叫咱是著名軍事家呢!

可是,為什麼如此神勇智睿的李靖,卻常常在神界裏表演著窩囊、飯桶的模樣,並且麵對待猴子如此不堪一擊呢?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天王寧可丟了麵子,把自己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也在所不惜?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此行的目的:隻許輸,不許贏。

輸給你,雖敗猶榮

玉帝私下給李靖頒了一道密旨:隻許輸,不許贏。

李靖雖在戰場上勇猛善戰,叱吒風雲,但性情卻是十分的沉厚穩重。既然玉帝有交代了,自己的任何犧牲都是必須付出的。

李靖到底是練家子,做事幹脆利落,輸贏都拿捏的極有分寸。贏就要贏的爽快,輸也要輸的幹脆。

他在剿匪的過程隻做了兩件事。

1、推斬巨靈神。先殺隻雞子給猴看看,誰要不怕掉腦袋就盡管上去。

2、令哪吒挫敗而回。推斬巨靈神隻能嚇住膽小的,卻嚇不住膽大的,萬一眾天將之中突然竄出一個像二郎神這樣的猛人,這戲就算白唱了。

哪吒的水平本來是可以和孫猴子不相上下的。即便是孫猴子略高一籌,也討不得多少便宜去。作者在這一回裏寫得清清楚楚,前麵兩個人鬥了三十回合,幾乎分不出來誰高誰低。可是三十回合之後,戰局就突然大變了,孫悟空吹了一根毫毛,瞬間偷襲成功。哪吒不及措手,被他著了一下,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是孫悟空能力瞬間爆發,還是哪吒故意賣個破綻,讓猴子偷襲成功,這答案隻有哪吒自己心裏才清楚。

哪吒敗北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軍營。

這樣一來大家就自然不敢貿然行事了。因為猴子一出手就連折兩員大將,這妖猴到底有多少神通,誰也拿捏不準。

李靖帶著部隊回去了。玉帝對此很滿意。這次的任務完成的不錯,回頭打賞你幾個蟠桃吃吃。(反正將來倉庫裏多的是)

李靖開開心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猴子也開開心心地回到了花果山的水簾洞。猴子後來在取經路上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當年最引以為榮的輝煌事跡竟然是靠人家的開涮換來的。他本以為隻要隨便在人麵前提起“齊天大聖”四個大字,眾人就會乖乖退避三舍,嚇破了膽。可每次美好的回憶,換來的卻是知情者們無情的恥笑。一提這事,大家似乎都回到了童年:“噢,原來你就是當年那個被玉帝開涮的弼馬溫呐!”

猴子自認為是強大的,所以對誰都是不放在眼裏。而正是由於這種自命不凡的傲氣,讓他在取經路上幾次都差點斷送了小命。

直到猴子在眾妖怪麵前屢屢受挫,他才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

《西遊記》中第五十一回這樣寫道:

四大天師奉旨意,即出靈霄寶殿,對行者道:“大聖啊,玉帝寬恩,言天宮無神思凡,著你挑選幾員天將擒魔去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