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往往受人詬病,人在職場,要懂得拒絕。
今天,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堆到了一塊!除了日常工作,再加上一些突發事情,工作都撞在了一起,讓林麗感到喘不過氣來。但是,“林麗,把這份文件送到市場部”,電話那頭,經理有了最新指示。林麗隻能放下手頭的工作,送文件回來後還沒來得及坐下,“林麗,趕緊幫我發個傳真。”小張說。“還有,回來時順便幫我帶杯咖啡啦。”小張不失時機地提了要求。
林麗皺了皺眉頭,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是心裏極其不爽。作為新人,因剛來工作還沒上手,經常要麻煩同事幫忙,所以隻要力所能及,林麗都樂意幫其他同事做事,希望能夠更快地融入新的環境中去。但是沒有想到,不知從何時起,林麗竟成了“人民公仆”,同事們有什麼事情都習慣差遣她,什麼閑雜的工作都叫她去做:這個叫她去複印,那個叫她遞文件……這令她感到很鬱悶!當她端著小王要的咖啡走進辦公室時,剛好撞見了經理。經理看了看她,一臉的不快,皺著眉頭說:“小林,你怎麼老是進進出出啊?”林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小王他們隻是抬頭看了她一眼,馬上低頭做忙得不亦樂乎狀!當同事們在忙自己的工作時,林麗卻是放下手頭的工作,忙著給他們發傳真、端咖啡、送文件這些雞毛蒜皮的雜務!當同事們得到經理表揚時,她卻挨經理的批評!林麗越想越氣,感覺眼淚要流下來了。
若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不會也覺得很冤枉?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你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卻被說成一個在工作中缺少主動能力和主動意識的人,隻能在別人的計劃中以謙卑的姿態分一碗羹。你不禁委屈道:人心不古啊,我這樣對他們,竟換不來他們的感激,反而被他們鄙視。事實上,這是很自然的一種現象。當你偶爾幫助別人做一些事務性工作,並一再強調自己的分身乏術時,別人會感激你;而當你經常性地主動幫助別人時,別人反倒不感激你了。
你的工作量不停增加,這還都隻是小事,隻是你辛苦點罷了,可是答應別人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否則背黑鍋、犯錯誤都說不定。看來“老好人”不好當呀!通常都會費力不討好。
要想打破這種局麵,就要敢於說“不”。你不敢說“不”,不敢拒絕的原因,是因為你太在乎對方的反應,你在擔心他(她)會因為你的拒絕而憤怒。但事實上,你才是那個感到憤怒和不安的人,因為你違心地答應了別人的要求。要拒絕別人,又不想讓人覺得你冷漠無情、自私自利,下麵有幾種方法,能幫助你找到合適的說辭,大大方方地說“不”。
1.“不,但是……”
你的下屬在大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想請一天假。你可以說:“我想可能不行,但是如果你能在請假的前幾天裏,用休息時間多做一些工作,我認為你請假會比較恰當。”你拒絕了對方的請求,但你同時找到了改變自己決定的可能性,即如果對方能按你的要求去做,你會同意他(她)的請求。
2.三明治原理
有些人曾經遭遇這樣的情況:“為了慶祝我們的結婚周年,我花了很長時間去安排一次浪漫的約會。就在我們臨出發的時候,朋友打電話來,說她家的保姆被辭掉了,沒人照顧孩子,但他們現在要去聽一場音樂會。她問我,‘你能幫我照看一下孩子嗎?就今晚,求你了!’”你可以說:“我真的挺想幫你的忙,但是今天晚上我有要事,必須外出。其實,你也可以帶著孩子一塊出去啊,享受一次特別的‘三口之家’的約會,也許感覺不錯呢?”這樣說“不”的時候,你已經積極地提出了兩個意見供對方選擇,如三明治一般,你巧妙地讓自己夾在中間,兩頭都有的退路。
3.“這是為了你好……”
一個剛失業的朋友正在找工作,他聽說你所在的公司正在招聘,躍躍欲試。你發現他並不是那份工作的合適人選,但他卻說:“你能向上級推薦我嗎?”你可以說:“我覺得那份工作並不適合你,你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但我們公司正在尋找一個數學方麵的人才。”你的朋友需要的是誠懇的建議。如果那份工作真的不適合他,你是在幫助他節省時間。
4.欲抑先揚
一個關係要好的同事想升遷,在洗手間裏她問你:“你現在一個月掙多少錢?”你可以說:“我覺得這次你會成功晉升的,因為你確實很有能力,但關於我的薪水,無可奉告。”先強調你想肯定的那個部分,那麼說起“不”來,會容易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往往不會再和你爭論她所關心的這個不相幹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