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具有不斷作自我反省的功夫,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有一個青年,有一天在街角的便利店借用電話,他用一條手帕,蓋著電話筒,然後說:“是威廉先生嗎?我是打電話來應征做園丁工作的,我有很豐富的經驗,相信一定可以勝任愉快。”電話那邊說:“小夥子,我恐怕你弄錯了,我對現在聘用的園丁非常滿意,那是一位盡責、熱心和勤奮的小夥子,所以我們這兒並沒有園丁的空缺。”
青年聽罷便有禮貌地說:“對不起,可能是我弄錯了。”跟著便掛了電話。
便利店老板聽了青年人的話,便說:“年輕人,你想找園丁工作嗎?我的親戚正要請人,你有興趣嗎?”
青年人說:“多謝你的好意,其實我就是威廉家的園丁,我剛才打的電話,是用以自我檢查,確定自己的表現是否合乎主人的標準而已。”
孔子說過:吾日三省自身。就是說孔子每天都要三次自我反省來不斷完善自己。這就是說,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不可能都是對的,當我們在發展自我的時候,我們都會出現錯誤或做得不夠好,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地反省自己,哪些地方還存在一些問題,將采取措施來補救,使自己盡是做得更完美完善。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反省自己,自我完善就能發展息、提高自我。
誠然,是人就會犯錯誤,就會有迷失方向,認錯形勢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一個人能否自我反省,是否善於自我反省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人無完人,每個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能夠做到經常反省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精益求精,必然會迅速成長起來,為以後的自我完善和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夏朝時候,諸侯有扈氏率叛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抵抗,結果伯啟吃了敗仗。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
從此以後,伯啟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飯,照顧百姓,任用有才幹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自古以來,凡是成就大業的人,無不把反省作為自我修養的重要手段。早在兩千多年前,周公一日三省其身,孔子提出了“吾日三省乎”,越王勾踐就以“臥薪嚐膽”的方式進行反省。早一天反省,早一天改過。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隻有不斷反省,才能保證正確的方向。反省,是一種最優秀的品質,隻有經常反省的人才能進步。猶太人習慣於在周六長時間反省,因此他們即使在二戰中遭受毀滅性打擊,戰後卻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