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別說父母舍不得自己,他也是很舍不得父母的,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他和父母弟弟一起走過的日子是他感覺最深刻的,他很感謝父母這麼多年對他的不離不棄,雖然有時侯他做事是笨拙了一點,父母給他更多的是一份理解和幫助,如今要他離開父母的身邊,他說什麼也不太願意。

於是他終於在門外呆不下去了,一下子跑進家門走到父母的麵前,跪倒在地上激動地說:“爸,媽,我不要離開你們,我舍不得離開你們,就讓我一輩子呆在家裏服侍您兩老好不好?”

陳母摸了摸他的頭發,笑說:“傻孩子,你不出去走一趟怎麼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麼樣的,這也是對你有幫助的,我和你爸爸剛才的談話大概你也聽到了,你要理解我們做父母的一片苦心哪,知道嗎?”

陳母剛把話說完,馬上沒了半點笑容,因為情緒有點激動,看著孩子流滿淚水的麵孔,也忍不住跟著擒著淚水緊緊地抱住他的頭,兩個人就這樣一個坐在床頭上,一個半跪著哭了有好一會兒。

坐在陳母旁邊的陳父雖然一直不曾吭過聲,但眼睜睜地看著母子兩個感人的情景,也跟著老淚縱橫。

良久,他趴在陳母的大腿上好像已經哭著睡著了。

陳母擦幹眼淚,和老伴一塊兒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到床上去,並且蓋好了被子。

看著他依然充滿稚氣的臉蛋,陳母很是感慨,自打孩子長大懂事以來過得都是些苦日子,這也難為了孩子他們,隻能說自己做父母的是農民沒本事,恐怕一輩子也賺不到什麼大錢,沒能夠讓孩子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這也是她經常擔憂的。

還有,陳母覺得最對不住孩子的是,因為家裏貧窮,現在這個即將離開自己身邊的大兒子很早以前便離開校園告別學堂,這是她經常遺憾的一件事,他很怕大兒子會因此而對自己產生恨意。不過現在看這種情形,大兒子似乎一直都沒恨過自己,甚至更懂得愛護自己和老伴,這也是她深感安慰的一點。

陳母關了電燈,和老伴退出了房門。

晚上,陳母躺在床上一直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越想越睡不著覺,無可奈何隻好打開旁邊的燈,推醒身邊正熟睡的老伴,陳父不自覺的睜開了眼睛,不耐煩地問道:“都三更半夜了,你把我叫醒到底有什麼事哪?”

陳母從床上坐了起來,歎了一口氣,說:“還不是為了我們的大兒子,想想今天下午孩子的那副模樣,我真不忍心讓孩子就這麼離開我們的身邊。”

聽老伴這麼一說,陳父笑了笑,接著把老伴拉回床上,笑說:“這個你就別瞎操心了,兒子都長這麼大了,你難道就這樣把他放在家裏一輩子不讓他出遠門一步,這不是在幫助孩子,反而會誤導了孩子的人生,會害了孩子的一生的,這恐怕不必我多說你也應該知道的。所以,現在你就放好你的寬心,好好睡你的覺,對了,明天孩子的身份證件別忘了拿給孩子,都幫孩子收藏了這麼久了也該物歸原主了,好讓孩子後天帶上一起坐車到他堂兄那裏去。”

陳父說完伸手關了燈光,接著假裝呼呼大睡的樣子。

陳母看著自己的老伴好像一點都不擔心孩子出遠門這件事,氣不打一處來,“哼”的一聲背過身去跟著不知不覺睡著了。

其實陳父何嚐不擔心孩子,他比孩子他媽更舍不得孩子,可是為了孩子能有個美好的將來,不要像自己一輩子呆在家裏守著那兩畝不知幾輩人耕種過的農田,他也隻好忍痛割愛,讓大兒子離開家到更遠的城市闖出他想象中的另外一番天地。

陳父能想到這一點也不是全無根據的,隻因為他這個做父親的對大兒子特別有信心,大兒子平時表現怎麼樣,是什麼樣的為人他心裏是有個底的,尤其這幾年憑著自己的細微的觀察,他發現大兒子十分的成熟,甚至有時侯要超出他的想象,總的來說,他對大兒子還是非常滿意的,所以放心讓大兒子到城市裏頭打工鍛煉鍛煉。

本來陳父之前也是沒有這樣的想法的,這還不是要歸功於孩子的堂兄,因為孩子堂兄的一個電話,這就點燃了他對大兒子的一份期望,他不要求大兒子做得多好,隻要大兒子過得比自己好,他這個做父親的也就心滿意足了。

陳父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便進入了夢鄉裏......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剛剛發亮,陳誌偉早早起床忙著煮粥給弟弟吃飯上學去,這是他這幾年一成不變的習慣,他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隻知道弟弟需要他,弟弟每天晚上複習功課做作業做得很晚,他隻想讓弟弟多睡一會兒,也好養足精神上課堂奮鬥去。

當然,陳誌偉覺得這也是一個當哥的所必須做到的一點,關心關心弟弟總是應該的,對此他是義不容辭,一直做到離開家的最後一天他還是堅持要做下去,說真的,平時除了父母和愛著自己的各位父老鄉親,弟弟就是他最親近的一個人,他不但把弟弟當成兄弟的那樣親人關係看待,他更願意把弟弟當成一個值得自己說出所有真心話的朋友那樣看待,每次一有什麼煩惱快樂之類的他沒少向弟弟傾訴。所以,他明天就要走了,走之前他隻想做好這最後的一頓早餐,好讓弟弟快快樂樂、安安心心地上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