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這樣安排:第一學年,讓學生掌握機電專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並引導學生形成規範操作意識;第二學年,鞏固和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並對學生進行高精度要求的複合作業方麵的訓練,同時要求學生達到特定的技能等級水平,並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裝配和維修機電產品的動手能力;第三學年,要求學生進工廠進行車間實習,這也是學生了解實際生產流程和技術,檢驗、強化技能和要求的新階段。通過讓學生進工廠車間實習,完善和提高自身實際操作技能,在這一階段教師尤其要注意強化學生在產品裝配及設備維修方麵的技能水平。三個階段緊密相連,最終達到這一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四、教師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實驗並討論實驗結果,讓學生共同掌握所學
有些中職機電專業學校的傳統教學方法是模仿的教學形式,雖然在專業技能形成階段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難度,使學生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但是這種模仿式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學生大腦的能動作用,使學生對其根本原理不理解,從而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所以,在機電專業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小組互相配合的工作方式,讓學生互相幫助,共同計劃和完成整個項目。
結語
實踐教學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是一種理論聯係實際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是中職專業學校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實用型技術人才必不可少的環節。
參考文獻:
[1]楊亮.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與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1):256-257.
[2]郭碧花.機電專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J].新課程學習:中,2014(2):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