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力爭形式多樣化。
國際貿易實務考核形式包括平時考試和期末考試。其中,平時考試方式主要有隨堂測驗、課堂討論發言、小考試等。課後作業包括寫小論文、調查報告、思考問題等形式。隨堂測驗包括書麵答題、單元測驗和期中考試等形式;討論發言可以組織課堂討論時學生互相問答,包括分組討論、自由討論、課堂主題討論發言等多種形式;對平時作業、小論文、討論和學習態度的評分標準也應當盡量通過分解小項進行量化處理,從而進一步使考評結果更加客觀、公平、合理。此外,每學期期末考試的考核形式要多樣化,包括題型和試卷的多樣化。期末考試每套試卷至少要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計算題等多種標準化題型,注重合理劃定主觀性和客觀性試題的比重的同時要注重試題的認知層次和難易程度的合理搭配;另外期末筆試命題要分為統一命題和機動命題兩個部分:統一命題是從建立的題庫中隨機抽取,本學期所有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班級都要參加考試的共同部分,主要用以考核各專業和班級統一界定的基礎性知識點,分值可占卷麵分值約50%~60%;機動命題則是由任課教師根據各專業特點選擇的自主性教學內容的相關命題,通過這部分命題可以考查不同專業的教學重點,並且要與所教班級專業領域的特點及其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相互結合,分值約占卷麵的40%~50%。
3.加強題庫建設,實行教考分離。
人工命題容易造成試題的知識點分布過於集中,題型不夠豐富,以及試卷的結構不夠合理等問題,這樣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卻不能全麵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自己的試題庫就顯得十分必要,可以組織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教授和課題組成員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深入研究,擬製考核題目,並依據不同時期專業發展方向,及時調整考核內容的重點,更新試題庫,確保考核公平。這樣,國際貿易實務考試便可以大膽突破教師講授什麼考試考什麼的傳統方式,教師隻負責按照教學大綱實施常規教學和平時考核,不負責期末試卷考核,期末考核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任意一套試卷,徹底杜絕教師期末變相劃定複習範圍的現象,同時大大減少學生期末考核作弊的可能性,可較好地滿足教考分離的要求,而且可以通過分析曆年試卷命題的規律和特點,及時掌握各課程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從而調整授課內容,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