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懲貪官大快人心,災情緩眾人啟程(2 / 2)

他命人將縣太爺除去官服,押入大牢,與他的夫人和小舅子分開關押,以免串供。隨後寫了一封奏折派人送去朝廷,自己暫時接收了府衙,除了每日安排人等開設粥棚,自己也經常到現場查看。此外就是和葉蓁蓁沈少爺他們見見麵,聊聊天,等著朝廷派人下來收拾爛攤子。

葉蓁蓁一行在客棧住著,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出來溜達溜達,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可是除了城內還算熱鬧一些,出了城,更沒什麼可看的了,由於幹旱,河水幹涸,生命力差的小花小草早就掛了,就連路邊的大樹都蔫了。真是山也不青了,水也不秀了,到處死氣沉沉。還不如在客棧裏待著。

好在朝廷的快馬加鞭果然快,沒等幾天,就傳來聖旨,說已經派了欽差大人前來,在此期間由慕容將軍負責一切事宜。

又過了幾天,欽差大人就到了,想必也是擔心災情泛濫,引發大的混亂,所以不敢耽擱,接到聖旨就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好在慕容將軍調度有方,也沒出什麼亂子。此前帶來的糧食早就沒了,好在不斷有糧食運來。考慮到每天都讓百姓聚在一起等著領粥,遲早會出亂子,慕容止決定撤掉粥棚。讓士兵拉著糧食,分到各家各戶去。百姓們一看吃的有保證了,也就各回各家了。

欽差大人一到,立刻審理了縣太爺盜取糧倉糧食的案子,發現證據確鑿,無需再審,隻是考慮到皇上也十分關注此案,就將他移交給刑部。

於是,曾經的縣太爺、縣太爺夫人和縣太爺的小舅子,一人一輛露天敞篷車,就去了長安。這一路上,百姓們夾道歡送,連臭雞蛋、菜葉子都舍不得扔,畢竟還要吃飯呢,就隻好撿撿地上的小石頭啊、小磚頭啊、小糞蛋兒啊,聊表心意。

據說當時場麵頗為壯觀,沿途所有受災的地區,都聚在去長安城必須要經過的路上,反正地裏也沒有莊稼了,有大把的時間慢慢看。以至於縣太爺都到長安城了,沿途的路上還是滿地的小石頭啊、小磚頭啊、小糞蛋兒啊,好長一段時間走不了馬車。

也正因為這樣,葉蓁蓁他們才又多停留了一天,慕容止派了先頭部隊前去開路,把出城路上的小石頭、小磚頭、小糞蛋兒清理幹淨,他們才高高興興地跟著大部隊出發,要不然,恐怕得走著去了。就這,出了城門,他們還是選擇了繞道而行,由於群眾太過熱情,也太過勤勞,這馬路之外倒是幹幹淨淨,可這馬路上就有些慘不忍睹了,清理起來工作量實在龐大,恐怕還要再多等幾天才能通行。

幹脆不清理了,繞道走吧。好在有慕容止帶領著官兵跟他們一起走,倒也不用擔心再遇到土匪。所以,雖然繞了些路,在路上要多耽擱幾天,一行人還是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一路上順風順水,平安無事。慕容止雖然是個將軍,一路上卻與士兵們同吃同住,讓沈少爺、葉明祁他們十分敬佩。想著自己一行人既然跟人家一起走了,也不能搞特殊。幾個人一商量,就吩咐葉莊主安排的先行定客棧的兩個人先回去,他們也要與士兵們一起同吃同住。他們這一舉動,不但讓慕容止刮目相看,更是贏得了士兵們的好感。所以這一路上,幾個人也跟不少士兵混熟了,一到了休息的時候,一群人圍成一個圈,每個人都講了講他們自己在軍營裏的見聞,頗為有趣。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長安城附近。由於慕容止有任務在身,不能擅離職守,於是就此與葉蓁蓁一行分別。在一起待了這麼多天,幾個人都彼此熟悉了,相約長安城再見。

慕容止與眾人道別,便飛身上馬,率領手下回去複命。這邊幾個人也紛紛上了馬車,繼續前往長安。聽到身後傳來馬車夫揮鞭催馬的聲音,慕容止忍不住回頭看去,卻見葉蓁蓁也正掀起車簾往這邊看,一見到他回頭,立刻縮回了馬車。慕容止溫柔地看著馬車慢慢走遠,這才打馬快速前進。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進了長安城,沈少爺就安排葉明祁、葉蓁蓁和柳公子他們住在了一家最好的客棧裏。等一切安排妥當,沈少爺才與眾人告別,自己還有些事情要去處理,過兩天再來帶他們逛逛。之後沈少爺領著夥計出了客棧,就直奔沈府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