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化、遊戲化的小班美術教學(2 / 2)

2.在邊做邊玩中發展幼兒的美術技能。

雖然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隻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遊戲,如在剪紙“雪花”活動中,教師讓幼兒把小紙條變成一片片小雪花,然後將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兒一起玩下雪的遊戲,並讓幼兒在撿雪花的遊戲中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此外還可以讓幼兒進行一些玩色遊戲,如讓幼兒在紙上拓印橘子後添加眼睛、嘴巴、手、腳,就變成一個個小朋友。又如用彈子蘸上顏色,放在紙盒裏進行滾畫,不一會兒便變出一塊塊漂亮的花手帕。還有和幼兒一起玩吹泡泡遊戲,讓幼兒在開心之餘進行泡泡畫,即用吸管蘸加入洗潔精的顏料後,對著白紙吹泡泡,泡泡破了卻在紙上留下了美麗的痕跡。在這些有趣的遊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教師指導時應注意語言的遊戲性。

小班幼兒的思維屬於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不可能像中、大班幼兒一樣先想好了再畫,而是畫到哪裏算哪裏,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願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遊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如練習畫直線教師可以說“開火車”,讓幼兒用畫筆在紙上開火車。有一次在“把大獅子關起來”這一繪畫活動中,陸嘉琪小朋友畫了幾筆便拿著畫紙跑上來說:“老師,我不畫了!”對此我沒有用強硬的口氣讓她下去繼續作畫,而是對她說:“琪琪,你看你的籠子有這麼大的洞洞,大獅子一定會從這裏逃走的,多危險啊!快把籠子關關緊,別讓大獅子跑出來。”錢佳琪聽了趕緊下去又認真地畫了起來。還有一次在塗色活動“蘋果”中,李蘇陽隨手拿起一支黑筆塗了起來,我走過去對他說:“你的蘋果是不是壞了呀?壞蘋果吃了可會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連忙又發了一張紙給他:“畫一隻吃了身體健康的紅蘋果好嗎?”他立即邊唱蘋果歌,邊帶勁地塗了起來。

一學期下來,幼兒通過各種有趣的美術遊戲,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了美術創作活動,幼兒對美術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遊戲與美術教學的優化組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術教學能促進幼兒成長,隨著幼兒的成長,美術教育也在發展,希望我身邊的每一個孩子都在藝術領域裏自由地成長,願他們在美術天地裏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