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幼兒園計算教學(1 / 2)

淺談幼兒園計算教學

幼教天地

作者:林麗娟

摘 要: 幼兒園計算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幼兒學會一些簡單的數學初步知識和技能,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那麼,如何進行幼兒園計算教學呢?作者就此談談做法與體會。

關鍵詞: 幼兒園 計算教學 學習興趣 學習習慣 思維能力

一、運用直觀教、學具,幫助幼兒學習

幼兒的認識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而數學比較抽象,幼兒學習時較難理解與掌握,運用直觀教、學具可使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形象化。運用教、學具要注意“三性”。

1.注意針對性。即針對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如學習5以內的數是個難點。教學時,可先讓幼兒利用小棒、積木等進行數的分解和組合。通過動手操作,幼兒獲得了一個數可以有不同分解和組合的概念。在這樣的基礎上,要求幼兒用語言講述,並過渡到用小圓點表示。最後,用數字符號表示。這樣,幼兒由直觀形象到抽象,就能比較順利地掌握所學知識。又如教“三個數可以編四道式題”的內容時,我設計製作了每位幼兒一份的圓形圖,分別把它們拆成1份或4份,2份和3份,並塗上不同的顏色。讓幼兒在觀察圖形的拚搭中,找到(1、4、5,2、3、5)兩組數字,並引導幼兒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一個大數正好分成兩個小數,兩個小數合起來正好是這個大數。這樣就容易理解三個數可以寫四道算式了。

2.注意趣味性。在複習幾何圖形時,我準備了六種圖形的房子(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在每座房子的門上分別貼有蘿卜、魚、蟲子、桃子、肉骨頭、草和六種動物雞、狗、羊、兔、猴、貓的圖案。教學時我先出示房子,後引導:“森林裏的小動物就住在奇形怪狀的房子裏。這是些什麼樣的房子?每座房子上貼的是什麼圖片?這房子門上貼的都是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圖片。請小朋友猜猜什麼樣的房子裏住的是誰?”就這樣,幼兒在興趣盎然的學習中加深了對圖形的認識。

3.注意操作性。一是指教、學具要便於幼兒操作,二是指要讓全體幼兒動手操作,在擺弄過程中動手動腦,從而獲得有關知識。教7的組成時,我給幼兒每人一份小棒,讓幼兒先數出7根小棒,再把它們分成兩份,想一想:每份是幾根,兩份合起來是幾根?通過操作練習,幼兒逐步理解了一個數可分成兩個較小的數,兩個小的數合起來仍是原來的數。接著,我啟發幼兒每次分的要和前一次不一樣。練習後,再讓幼兒說說操作過程,如7根小棒可以分成1根和6根,1根和6根合起來是7根小棒,要求幼兒邊說邊用小棒演示。

二、組織遊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幼兒掌握的數學知識滲透到遊戲中,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自由自在地、輕鬆愉快地學習。

1.組織音樂遊戲活動。音樂遊戲是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的一種活動。在教“一一對應比多少”的知識時,我組織幼兒開展“搶椅子”的音樂遊戲活動。我請5個小朋友繞著四張椅子走,音樂一停,就找椅子坐下,結果總有一個幼兒找不到。我問全班幼兒:“為什麼總有一個找不到椅子?”孩子們參與了遊戲活動,爭著說:“少了一把椅子。”我又請6個小朋友繞著6把椅子玩這個遊戲,音樂一停,就找椅子坐下,結果每個幼兒都有椅子坐。遊戲結束後我又問:“現在為什麼每個小朋友都能找到椅子?”幼兒爭著說:“椅子和人數一樣多。”在愉快的氣氛中,幼兒懂得了“一一對應比多少”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