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教學中的運用(2 / 2)

3.根據幼兒理解水平設計圖譜

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設計圖譜時還要關注幼兒的理解水平,根據幼兒整體理解水平設計圖譜。圖譜的設計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利於幼兒學習,便於幼兒表達。如在大班歌唱活動《歌唱春天》中,由於歌詞較為簡單,幼兒較容易理解,教師在設計圖譜時選擇簡單的簡筆畫作為圖譜,並且剛開始隻出示三句歌詞的圖譜,其他的圖譜請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完成。圖譜並不是圖畫,應當力求以最直觀、最簡單的方式表示歌詞中事物最主要的特點或內容,具有直觀性與簡約性的特點。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運用的隻是以黑白的簡筆畫製作圖譜,看似簡單,卻更容易使幼兒理解。小班幼兒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思維特點,隻有色彩鮮豔、具象的圖譜才能讓幼兒很快感受到歌曲所要表達的音樂形象特點。

三、圖譜的運用

1.圖譜進入時機及方式應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1)圖譜應盡可能地在幼兒對歌曲獲得首次完整感知之後再出現。

幼兒園歌唱活動中,往往都有教師範唱的環節,而教師的範唱以清唱方式呈現,旨在使幼兒在無幹擾的情況下對歌曲的歌詞、旋律、節奏及結構有完整的感知,如果圖譜在這個環節前出示,就會影響幼兒的注意力,降低幼兒對歌曲的認識。

(2)圖譜在幼兒對歌曲產生初步印象後借助幼兒的回憶逐步出示,幫助幼兒梳理歌詞的線索。

圖譜的出現通常在幼兒傾聽教師範唱後,在對歌曲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通過幼兒講述自己在歌曲中聽到的歌詞內容,教師繼而出示。如在大班歌唱活動《小魚的夢》中,教師提問後,幼兒回答“魚兒魚兒玩了一天”,教師再出示小魚玩耍的圖片。

2.圖譜的退出時機及方式應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1)將撤圖作為幼兒迎接的挑戰,逐幅撤出,鼓勵幼兒獨立記憶和歌唱。

教師可以運用撤圖的方式引導幼兒脫離中介物的幫助,獨立記憶和歌唱。如大班歌唱活動《小黑眼和小白眼》,這首歌曲的歌詞較難記憶,教師運用圖譜幫助幼兒記憶、理解歌詞。在活動的後半段,教師請幼兒撤下圖譜,由撤下少張圖譜到全部撤下,由易到難,算對幼兒的挑戰。

(2)撤圖的進度應根據教師對幼兒學習現場的觀察、預設和隨機相結合,並遵循幼兒記憶發展規律決定撤圖次序。

在設計活動時,教師設計撤出圖譜的環節,但是現場的教學和活動前的預設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現場學習情況,如果幼兒對歌詞的記憶有困難,那麼圖譜存在的時間可以稍長;如果幼兒對歌詞記憶十分迅速,那麼教師可以提前撤出圖譜。

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正確認識這一點,同時必須認識到,在利用圖譜時要合理恰當,這樣圖譜才能發揮有效作用,才能為教學服務,才能提高幼兒的音樂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少華.圖形譜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音樂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