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情感的調控(2 / 2)

(二)通過情緒變化來開發、調控兒童的情感因素

每個兒童都處於了解這個世界、社會和自身的成長初期。情感因素的良好調節,對於音樂教育活動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師們要對每一個孩子進行悉心觀察、細致照顧,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喜歡做什麼,有什麼理想和願望,等等,這正好與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為了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良好的身心發展,進一步提高其情感智力,老師們可以準備一些帶有明顯情緒變化的人物臉譜圖片(如高興、傷心、憤怒、平靜等顯示人物心情變化的圖片),在課堂上展示,使他們更直觀、清晰地認識和了解情感的變化,從而達到學會調節情緒、擅長控製消極情緒的目的。例如,某兒童音樂教師經常給孩子們放不同類型的音樂,同時允許孩子們跟著音樂節奏唱歌、跳舞,充分表達此時此刻的內心情感,並在結束後要求每一個孩子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這種做法不僅使孩子們明白在不同環境氛圍下的不同情感要忠實於內心的表達,而且使其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讓不良消極的情緒遠離自己,時刻保持愉快的心情。

(三)將積極向上的情緒帶入音樂教學當中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教書育人首先要懂得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所以,在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老師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起模範帶頭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要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通過豐富的麵部表情、積極肯定的眼神及真誠親切的教育態度鼓勵孩子、培養孩子。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潛移默化地被老師影響,不自覺地模仿和學習,從而變得更有自信、更具活力、更真誠。那麼,自然而然就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對培養孩子的情感智力起到不小的作用。

四、結語

兒童音樂教育活動中情感因素的調控是發展音樂教育改革、提高兒童情感智力的重要任務,要大力全麵地貫徹實行。本文通過分析兒童音樂教育現狀,指出情感的調控對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並提出相應教學對策,為教師們指明教學方向,對未來兒童音樂教育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裴靜.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注意幼兒情商的培養[J].文教資料,2008,09:151-153.

[2]肖素芬.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實踐教學體係的建構[J].藝術教育,2013,10:49-51.

[3]趙曉尹.挖掘情感因素培養情感智力——幼兒音樂教育改革實踐[J].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