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創新分析(1 / 2)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創新分析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郭平

摘 要: 初中音樂是很多學生非常喜愛的一門課程,音樂教學不僅有助於放鬆學生的心情,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從創新角度出發,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 教學創新 創新方法

初中音樂教學是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重要課程,通過創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思想品格,發展自己的個性特征,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和審美力,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音樂作品,從音樂中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要基於多元化教學理念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音樂教師對於音樂的理解和見解比較片麵,音樂課堂教學模式落後,學生始終處於被動學習狀態,為了強化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音樂教師要基於多元化的教學理念,結合初中生的個性和心理特點,豐富音樂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嚴謹而詼諧的音樂專業術語,生動地將音樂知識傳輸給學生,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內涵[1]。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善於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初中音樂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通過音樂自身美的力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在學習和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將音樂的審美信息呈現出來,鼓勵學生經過豐富的想象,組合並創造出新的音樂形象。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一首音樂作品,例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有《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在浪漫、幻想、激情的音樂世界中,傾聽和感受這首音樂的內涵,體驗和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音樂情緒,了解音樂作品中的表現內容,學習不同音樂作品的風格和特征,逐漸提高學生對於音樂的鑒賞能力。欣賞完這首音樂後,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使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充分發揮學習主體作用,加深對這首音樂作品的理解,教師要扮演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

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要豐富教學形式

傳統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音樂教師多將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寫在黑板上,由音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演唱曲目,或者通過錄音機學習音樂歌曲,這種音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較低,音樂教師並不是音樂家,其自身綜合素質存在較大差異,一些音準或者音高並不十分標準,從而影響音樂教學質量。近年來,計算機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了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教師可以結合音響、事物、畫麵等多種資料,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音樂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具有強烈的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作用下,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其獨到的優勢能夠提高音樂學習的理解能力和感知力,結合音樂曆史背景,營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和理解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