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研究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李宜
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是向社會輸送一線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專業學校,與普通中學有極大不同,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不但要進行理論學習,還要動手實踐,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本文通過對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從中探索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有效方法,進而提高中職服裝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
關鍵詞: 服裝專業技能 教學模式 工作室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服裝市場麵臨新一輪洗牌,用人市場越分越細,中職服裝專業如果不符合市場需求,則最終會被市場淘汰。這就要求中等職業學校服裝專業順應曆史潮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服裝人才。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服裝人才呢?經過長期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
一、什麼是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
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就是在充分研究本地服裝產業結構和就業崗位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中等職業教育理念,在項目教學法的指導下,建立工作室這樣一個平台,給學生提供項目和有效情境,讓學生完成從設計到製作的一係列課程實訓任務。
二、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應當體現的原則
(一)實效性原則。
目前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服裝專業中存在這樣的問題,教材內容過於陳舊,教材上所講的內容與現實社會需求脫節,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迷茫感,不知所從。而且教材上的知識不符合當代社會的需求,學不能致用,導致有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這就要求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良好的應變能力,注重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平時多關注服裝市場的最新動態,了解服裝市場的變化,當教材內容與時代脫節的時候要果斷拋棄教材上的知識,給學生講授最新的知識,讓知識與時代同步。上課時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到東西。
(二)變通性原則。
教學過程是“提前規劃”在教學過程中“動態形成”的過程,實踐出真知,服裝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專業性體現在細節之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會發生細微變化,適應學生需求,適用教學情境,適應時代變化。當然,變化並非不可捉摸,變化仍存在一定規律,把握變化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用,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價值的內容上。變化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創造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獲取新知識的美妙體驗,提升教學效用。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積極總結前人經驗,做好充足準備,以免事到臨頭,而沒有應對措施[1]。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課堂情境變化,把握學生心理動態,這些都考驗教師的經驗、智慧與應變能力。
三、教學具體措施
基於工作室的中職服裝專業技能教學模式,仍不能脫離教學範疇,必然有其遵循的具體落實措施,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麵落實。
(一)加強實訓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