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民辦院校教學督導工作機製的創新及其隊伍建設(1 / 2)

論民辦院校教學督導工作機製的創新及其隊伍建設

高教改革與發展

作者:張韜琳

摘 要: 接受高等教育是大眾文化的主流,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各類高校及高校教師保障教學質量。教學督導是高校及各類教育機構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機製,對於促進高校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高校應當及時更新教學的督導觀念,創新教學督導模式,加強建設教學的督導隊伍,讓教學督導在保障教學質量的體係中發揮更大作用。

關鍵詞: 民辦院校 教學督導 工作機製 隊伍建設

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社會背景下,民辦院校的教育質量成為院校生存的重要基礎,因此,保障教育質量比以前更加重要。在這種體係中,教學督導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一、革新教學督導觀念

民辦院校教學督導應當及時關注高等教育的發展動態,革新督導觀念,熟悉督導環境,以求適應新要求、新形勢,提高督導工作的質量。

1.轉變精英教育觀念,提倡大眾教育觀念。

民辦院校的教師應當適應大眾化的教育環境,樹立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有的教師認為現如今的學生基礎差,這是觀念上的錯誤,這些教師還在以傳統的精英標準看待學生,而對於大眾化的教育沒有足夠認識,教師應當思考的是,如何在學生的基礎不如從前的現狀下,教好自己的學生。因此,教學督導首先要改變自己精英教育的教育觀念,將其轉變為大眾化教育。考察教師時,不僅要看教師是否將課程教好,還要重點關注教師是否能夠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於本科教學要著重進行督導,對於青年教師和新進教師嚴格把關,包括考察新進博士學位的教師是否能過教學關。

2.轉變督導外延式教學,提倡督導內涵式教學。

在督導中,將重視理論轉變為理論與實踐並重,對於卓越計劃特色專業及本碩連讀等方麵要加強督導。因此,督導專家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聽課、批閱試卷和論文層麵,還要對於學生的實驗、課程計劃和實習實訓等方麵進行針對性檢查。一方麵檢查學校是否落實了這些教學計劃,另一方麵,檢查教師是否進行了指導,最後檢驗學生實踐的效果。

3.轉變督導傳統教學,提倡督導信息化教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學方式向著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教學督導應當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熟悉網絡教學平台和多媒體教學,能夠評價多媒體課件及教學效果。當然,應當認識到並不是所有課程都適用於多媒體教學,督導有責任引導教師把握課程的特點和性質,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掌握和學生的互動方式,強化教學效果。

二、創新教學督導模式

在高等教育新要求和新形勢的背景下,教學督導應當及時創新模式,保證教學督導的質量和效率。

1.現場督導和遠程督導結合。

所謂現場督導,是指在課堂和實驗室聽課,實習現場的檢查,進行試卷和論文抽查,等等,這是傳統督導方式。遠程督導是指通過網絡進行評審,通過多媒體進行聽課,遠程調閱資料等。由於督導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時指導和上課的教師很多,現場的聽課麵很小,如果利用多媒體進行監控聽課,則可以聽到多位教師的授課,同時可以利用督導進行集體聽課,對於不同教師的授課可以進行點評,找出相同的問題及各自特點,方便及時地交流和總結,同時不會影響課堂的正常進行。目前,許多民辦院校都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多媒體監控中心,因此,遠程督導是一種十分方便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