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生本教育(2 / 2)

2.調整教學方法,滿足學生需求。

興趣是學習巨大的動力。學生如帶著深厚的興趣學習,便會變得積極主動,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觀察敏銳,想象豐富,從而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必須調整之前的單純依靠教材設計教學的方法,而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積極有效地開展教學。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激發學生對運動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並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技術和練習方法指導。同時,在限定項目時盡量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

3.麵向全體學生,重視個體差異。

教育的生機與活力在於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重要觀點,促進青少年發展的教育,應當是適合青少年的教育,而不是尋找適合教育的青少年。

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漸漸熄滅。體育課堂是創新教育的重要陣地和載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盡力為學生創造民主和諧學習環境,鼓勵敢於思考、善於想象,不斷超越自我的學生。同時,要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實際製定不同的體育學習發展目標,既能夠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又要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

總之,中學體育教育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要結合時代的需求,及時做出調整,使體育課堂呈現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徐小鳴.淺談體育課上對學生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0(09).

[2]劉緒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2).

[3]韓超.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體育課的重要性審視[J].科技信息,2010(32).

[4]柴玉俠.注意體育教學的實效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9).

[5]中央中共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文彙報,199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