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布置合作性作業
學會合作學習是課改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和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它能幫助學生學會與人相處,促使學生樹立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英語交流合作和英語思維能力等。從初一新教材開始,每一個單元均編排了一個Role-play Conversation部分,教師可以在課中或課後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英語會話或表演。會話要求緊扣所學內容,可以適當發揮,補充內容。表演是一種有效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句型和課文,增強其運用學過詞、句的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水平。學生喜歡表演,這是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當他們扮演成售貨員、導遊、醫生、服務員等時,學習興趣被充分地激發起來,學生的表演就可以展現得淋漓盡致,所學語言知識也得到鞏固。在小組學習互動中,不同性格、水平、學習風格的學生互相合作,激發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基礎較弱的學生參與活動,意義更大。這一部分學生在其他優秀小組成員的幫助下,承擔相應角色,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獲得進步。
三、作業布置的差異性(分層)
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同樣的道理,布置作業時也要因人而異,分層布置,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主動積極地完成。教師根據班情學情,進行分層次布置作業。如在布置短文寫作“My dream job”時,筆者要求學生寫清楚自己未來的理想職業、工作地及為實現這個理想要付出哪些努力等。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短文的內容和字數是不同的,A組學生(80分以上):必須有首尾句,至少寫出三個如何實現的方法,詞數達80以上;B組學生(60分-79分):必須有首尾句,至少寫出兩個如何實現的方法,詞數達60以上;C組學生(60分以下):必須有首尾句,至少寫出一個如何實現的方法,詞數達40以上。這樣的分層作業布置,因人而異,以人為本,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作業布置的趣味性
布置趣味性作業,讓學生樂此不疲。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隻有樂於做某件事,才能產生內驅力,從而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使其主動克服一切困難,把作業做好。
總之,作業的布置是一門科學。如何通過布置合理、有效又新穎的作業,讓學生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確實值得探討和研究,但願筆者的嚐試能給大家有益的啟迪。
參考文獻:
[1]黃遠振著.劉道義,審.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學傳.作業布置的針對性.www:jxteacher.com,2012. 05.16.
[3]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科室編.廈門市初中新課程英語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試行),2010,8.
[4]曹力強.如何根據記憶規律提高英語單詞的記憶效率.
[5]田潔.如何在應用學習中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11).
[6]萬弢.談作業布置的科學性與多樣性.新浪博客,2013-07-01.